王阮,字南卿,江州人。曾祖韶,神宗时,开熙河,擒木征;祖厚,继辟湟、鄯;父彦傅,靖康勤王:皆有功。阮少好学,尚气节。常自称将,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尝谒袁州太守张栻,栻谓曰:"当今
在武夷,
盍往求之。"阮见朱熹于考亭,熹与语,大说之。登隆兴元年
士第。
荣叟,官至参知政事,谥文靖;
叟,官终将作监丞;清叟,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各有传。
时孝宗初即位,成
宗之志,首诏经理建业以图
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阮试礼
,对策曰:
召为太学博士。言:"比年分藩持节,诏墨未乾而改除,坐席未温而易地,一人而岁三易节,一岁而郡四易守,民力何由裕?"迁国博士,召除吏
员外郎,迁军
监,太府少卿。
知漳州,为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寻权直学士院兼太
侍读。时
民来归,夏言:"荆襄、两淮多不耕之田,计
授地,贷以屋庐
。吾乘其始至,可以得其
;彼幸其不死,可以忘其劳。兵民可合,屯田可成,此万世一时也。"
临安蟠幽宅阻,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养生聚,其地利于休息。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之间,上下千里,足以虎视吴、楚,应接梁、宋,其地利于
取。建炎、绍兴间,敌人乘胜长驱直捣,而我师亦甚惫也。上皇遵养时晦,不得与平,乃驻临安,所以为休息计也。已三十年来,阙者全,坏者修,弊者整,废者复,较
试中书舍人兼太右庶
、左谕德,言:"今战守不成,而规模不定,则和好之说,得以乘间而
。今日之患,莫大于兵冗。乞行下将帅,令老弱自陈,得以
若弟侄若婿
壮及等者收刺之,代其名粮。"上曰:"兵卒
弟与召募百姓不同,卿言是也。"除兵
侍郎、焕章阁待制,与祠归。嘉定十年卒。
徐应龙,字允叔。淳熙二年第士,调衡州法曹、湖南检法官。潭获劫盗,首谋者已系狱,妄指逸者为首,吏信之,及获逸盗,治之急,遂诬服。吏以成宪谳于宪司,应龙阅实其辞,谓:"首从不明,法当奏。"时周必大判潭州,提刑卢彦德不
反其事,将置逸盗于死,应龙力与之辨。先是,彦德许应龙京削,至是怒曰:"君不
我门邪?"应龙曰:"以人命傅文字,所不忍也。"彦德不能夺,闻者多其有守,
荐之。
李氏自积中三世官于朝,父兄弟相师友,而大
与弟大异、大东并跻从列,为名臣云。
改秩,知瑞州安县。吕祖俭言事忤韩侂胄,谪死
安,应龙为之经纪其丧,且为文诔之。有劝之避祸者,应龙曰:"吕君吾所敬,虽缘此获谴,亦所愿也。"朱熹贻书应龙曰:"
安之政,义风凛然。"主淮西机宜文字,知南恩州。
知平江,移知福州,又移知江陵,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
首讥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
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
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
,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
,率缴上毁抹,左选为之一清。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民持赀
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
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
通,民始复业。除刑
尚书兼详定敕令,寻迁兵
。
时金国分裂,不能自存,有举北伐之议者,大上疏以和战之说未定,乞令朝臣集议,从之。寻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引疾丐祠,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任希夷,字伯起,其先眉州人。四世祖伯雨为谏议大夫,其后仕闽,因家邵武。希夷少刻意问学,为文苦。登淳熙三年
士第,调建宁府浦城簿。从朱熹学,笃信力行,熹
之曰:"伯起,开济士也。"
迁吏侍郎,
刑
尚书兼侍读。应龙在讲筵,多指陈时政。一日读吴起为卒
疽事,应龙奏:"起恤士卒如此,故能得其死力。今军将得以贿迁,专事掊克,未免多怨。"上惊曰:"债帅之风,今犹未除邪?"宰相史弥远闻而恶之,免侍读。未几,兼太
詹事。会景献太
薨,请老,上不许,徙吏
尚书,以焕章阁学士提举嵩山崇福
。嘉定十七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肃。
时金主徙汴,应龙言:"金人穷而南奔,将溢而蹈吾之境。金亡,更生新敌,尤为可虑。"兼侍讲,言:"人主不能尽知天下人材,当责之宰相;宰相不能尽知天下人材,当采之公论。李吉甫为相,号称得人,而三人之荐,乃
于裴垍之疏。"
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史弥远柄国久,执政皆
员,议者颇讥其拱默。寻提举临安
霄
,薨,赠少师,谥宣献。
庄夏,字礼,泉州人。淳熙八年
士。庆元六年,大旱,诏求言。夏时知赣州兴国县,上封事曰:"君者
也,臣者君之
也。今威福下移,此
胜也。积
之极,
气散
而不收,其弊为火灾,为旱蝗。愿陛下
刚之德,使后
戚里、内省黄门,思不
位,此抑
助
之术也。"
陈自当国,乃旧同舍,应龙丐雷州而去。召监都
奏院,迁国
博士、守工
员外郎,
侍郎,迁国
司业兼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守秘书少监兼权工
侍郎。
开禧初,主太常寺簿,奏:"绍熙以来,礼书未经编次,岁月滋久,恐或散亡,乞下本寺修纂。"从之。迁礼尚书兼给事中。谓:"周惇颐、程颢、程颐为百代绝学之倡,乞定议赐谥。"其后惇颐谥元,颢谥纯,颐谥正,皆希夷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