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乘君子之器,祸至无日矣,乌得以污我!"未几,果败。
复直龙图阁、知静江府,阁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杂赋八千。移守鄂州,除司农卿,复总湖广饷事。时岁凶艰食,即以便宜发廪振捄而后以闻。
侂胄建议开边,一时争谈兵以规进用。体仁移书庙堂,言兵不可轻动,宜遵养俟时。皇甫斌自以将家子,好言兵,体仁语僚属,谓斌必败,已而果然。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
体仁颖迈特立,博极群书。少从朱熹学,以存诚慎独为主。为文明畅,悉根诸理。周必大当国,体仁尝疏荐三十余人,皆当世知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尝问居官莅民之法,体仁曰:"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世服其确论云。
论曰:彭龟年、黄裳、罗点以青宫师保之旧,尽言无隐。黄度、林大中亦能守正不阿,进退裕如。此数臣者,皆能推明所学,务引君以当道,可谓粹然君子矣。陈骙论事颇切时病,詹体仁深于理学,皆有足称者。然骙尝诋讥吕祖谦,至视赵汝愚、刘光祖为仇,而体仁乃能以朱熹、真德秀为师友,即其所好恶,而二人之邪正,于是可知焉。
部分译文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了,彭龟年很孝顺地侍奉母亲。彭龟年生性聪明、卓异,读书能解释清楚其中主要的意思。当他长大后,得到程氏的《易》一书并认真阅读它,以致废寝忘食,彭龟年时常请朱熹、张木式解答疑难问题,他的学问大大提高。彭龟年考中乾道五年(1169)的进士,被授予袁州宜春尉、吉州安福县丞之职。郑侨、张木匀铸钱之案,连及士大夫一起向朝廷推荐他,彭龟年拜为太学博士。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因为指责带御器械吴端,被改任太府少卿,彭龟年上疏乞求恢复他的职位,并写信给宰相说:“祖宗时曾改换官员的差遣及任职以增强台谏官的勇气,没有听说调换台谏官以维护宠臣私利的。”彭龟年兼任魏王府教授,升为国子监丞。由于侍御史林大中的推荐,彭龟年被任命为御史台主簿。又改任司农寺丞,升为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
光宗曾亲自参加郊祀,正值暴风雨之际因而生病了,大臣们很少得以觐见。时间过了很久,光宗的病好了,但仍对孝宗疑心重重,担心孝宗废他的皇位另立新人,于是光宗不去朝拜孝宗住处重华宫。彭龟年写信责备赵汝愚,并上疏说:“寿皇侍奉高宗,完全遵守为人之子的要求去做,这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况且寿皇今天只有陛下一个儿子,圣上的恳切之心,不言而喻,特别是遇到要去重华宫的日子,陛下有时延迟行动,而寿皇不得不降旨免去陛下去重华宫的礼节,是为了替陛下开脱,使人们不能因此私下议论陛下,寿皇内心并非不希望陛下去拜见。自古人君处理骨肉亲人间的事,多不与外臣商量,而与小人商量,所以与亲人之间的不满情绪一天天加深,彼此的疑心、距离一天天增大。今天两宫之间万万不要出现这样的结果。然而我所担心的是,朝外没有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这样的忠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掌握了大权,希望陛下裁断、明察。”
彭龟年又说“:使陛下亏损去重华宫拜见寿皇之礼仪,都是左右小人离间的罪过。宰相、执政与侍从只能从中拉拢父子之间的感情,调和陛下与重华宫的关系;台谏只能根据父子之间合宜的道德责望人主。至于二人间误会的根源,坚固而难以根除,宰执、台谏却未曾有一句话谈及此。今天内侍中离间两宫的人固然并非一人,只有陈源在孝宗时被重重得罪,最近又被提拔重用,外人都说离间的关键一定从陈源开始。应立即显示朝廷威力加以裁决,首先驱逐陈源,然后迅速登上銮车,前去认错,以向孝宗谢罪,使父子之间融洽,宗社长久,这不是很好吗?”过了不久,光宗到重华宫朝拜孝宗,都城的人欢欣鼓舞。不久,彭龟年拜官起居舍人,他进宫谢恩,光宗说“:这个官职是用以等待有才识的人,想想除了你没人可以胜任。”
彭龟年记述祖宗之法著成《内治圣鉴》一书进呈给皇上。光宗说:“祖宗家法很好。”彭龟年说“:我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防止宦官、宫中妇女得宠后弄权,多有请托,这些人如果看到,恐怕不能让皇上经常阅读。”光宗说“:不至于这样。”过了一天,彭龟年上奏道:“我所居之官职,主要职责是记述君主的言行,皇上不到重华宫问安,如此之事记下的有数十次了,恐怕难以向后人交待。”皇上下旨去玉津园,彭龟年奏道:“皇上不尊奉三宫,而独自出去游宴,不合礼仪。”又说:“陛下误把我充任嘉王府讲读官,正是想要我们教给嘉王君臣父子之道。我听说有身教,有言教,陛下凭借身教,我通过言教来教育嘉王,言教怎比得上身教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