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四十六(8/10)

去,同时奏请挽留他。当时边境来报出现危急,我不知道汪应辰是为了个人考虑,我的请求已经奏明皇上,汪应辰因此对我大为忿恨,于是因为这件事中伤我。”皇上说“:是你奸邪呀!”

汪应辰在朝廷多方革除弊端,宫中贵人对他都侧目而视。德寿宫正用砖修石池,在池内用水银使金凫鱼飘浮于上,孝宗经过此地,高宗指给他看说:“宫内水银正缺乏,这是从汪尚书家中买来的。”孝宗大怒说“:汪应辰力说我置房廊与民争利,自己却贩卖水银。”汪应辰知道后,极力请求去职。恰好又发布发运均输的旨令,汪应辰叹道:“我不可能留下了,只是竭力辨白冤屈,那么请求补朝外官一定能得到。”于是他竭力论述这件事有害无利,于是以端明殿学士之职任平江府知府。

韩玉受旨挑选马,经过平江郡,汪应辰在礼节上对他有所简慢。韩玉回朝廷后,谗言于皇上说;“我所经过的州县,没有像平江郡那样不安定的。”皇上怪罪汪应辰。平江的米纲运到了京城,其米的数量有亏损,有人报告皇上知道,汪应辰被连贬几级。汪应辰竭力支撑着病体请求管理一祠观,从此在家卧床不起,淳熙三年(1176年)二月死于家中。

汪应辰接人待物温雅谦逊,遇到事情固执己见不回头,以致流落在岭峤十七年。秦桧死后,汪应辰才回到朝廷,他刚正不阿,敢说并毫不避讳。少年时他跟随吕居仁、胡安国游学,张木式、吕祖谦很器重他,告诉他达道的方法。汪应辰曾解释说克己之私如用兵克敌,《易》能去除仇恨消除欲望,《书》能使人坚决限制饮酒,惩窒、刚制都是克胜的意思,可以不经常检查吗?他对义理如此精通。汪应辰好贤乐善,这是出于他的天性,尤其对人十分友爱,曾把祖先的田地让给其兄汪衢,即使没房子住也不后悔。其子汪达,继他之后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天资聪颖,理解力强,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有文才品行,聚集生徒于梅溪,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王十朋进入太学,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很独特。

秦桧死后,皇上亲政,策试士人,告诉考官说“:对策中有陈述朝政迫切问题而又正确的人,就放在前面。”王十朋以“权”来对策,大概内容说:“总揽大权的人,不是像秦始皇那样想通过审批文书而独掌大权,也不是像隋文帝那样靠上传下达处理政事,也不是像唐德宗那样自任强明、不任宰相,不像唐宣宗那样精于吏事、以察为明,只希望陛下以过去的作为借鉴以警惕未来,使威福全出自皇上。曾有不能用翠玉为首饰的禁令,而以翠羽为首饰的人仍一如既往,这难道是法令不能禁止的吗?还是朝廷勤俭节约的风气没有形成?法令最公正的莫如选举士人,名节最重的莫如科举中第。往年权臣的子孙、门客等窃取高第,有司把国家的名节作为取媚权臣的工具,能得到人才吗?希望陛下以端正自己作为根本,任用贤人以助国家,广泛采纳,听取各方意见,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王十朋的对策达数万多字。皇上赞赏他学识渊博,议论朴实、正确,于是提升王十朋为第一名。学者争相传诵他的策文,把他比作古代的晁错、董仲舒。

皇上采纳他的意见,严格了以金银翠玉做首饰的禁令,取出交趾进贡的翠玉烧掉。下诏说“:十朋是我亲自提拔。”授予王十朋绍兴府签判之职。王十朋到了绍兴后,有人认为书生容易对付,王十朋裁决事务如神,官吏不得为非作歹。当时以四科取士,统帅王师心说王十朋身兼四种才能,唯一可以应诏皇上。皇上召王十朋为秘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开始,教授进学堂居宾客之位,王十朋不愿意,皇孙特别加礼让教授坐中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