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帝还临安,以谊为端明殿学士、江南东路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行留守。未几,提举毫州明
,代还。八年卒,年六十一,谥忠恪。
寻假给事中、充贺辽国生辰使。既还,时治守相州,请祠。肖胄因乞补外侍疾,诏除直秘阁、知相州,代其父任。陛辞,帝曰:"先帝诏韩氏世官于相。卿父相代,荣事也。"在相四年,王师传燕,肖胄策幽蓟且有变,宜
为守备。已而金骑
境,野无所掠而去。
明年,移跸建康,复为尚书。谊奏营田之策,谓:"京西、湖北、淮南东西失业者最多,朝廷必
家给
、人给钱粮以劝耕,则财力不足。今三大将各屯一路,如各捐数县地均给将士,收其馀以省转输,非小补也。"
五年,以疾请郡,除龙图阁学士、知温州。适岁大旱,米斗千钱,谊用刘晏招商之法,置场增直以籴,米商辐辏,其价自平。使者以状闻,诏迁官一等。六年,移守平江。时将临幸,供亿繁夥,谊
之皆当于理。召对,赐带笏,帝曰:"此不足以偿卿之劳,其勿谢。"
韩肖胄,字似夫,相州安人。曾祖琦,祖忠彦,再世为相。父治。肖胄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与府尹同对殿中,徽宗问其家世,赐同上舍
,除卫尉少卿,赐三品服。
绍兴二年,诏百官各言省费裕国、兵息民之策,肖胄言:"天下财赋窠名,旧悉隶三司,今
惟有上供之目而已。问诸路窠名于
,
不能悉,问诸州窠名于漕司,漕司不能悉,失一窠名,则此项遂亡。愿诏诸路漕司,括州县
纳,可罢罢之,可并并之,立为定籍。漕司总诸州,
总诸路,则无失陷矣。经费之大,莫过养兵。今人亡而冒请者众,愿立诸军
实之法,重将帅冒请之罪,则兵数得实,饷给不虚,省费裕国,此其大者。生民常赋之外,迫以军期,吏缘为
,敛取百端。复为寇所迫逐,田桑失时,寇去复业,未及息肩,
科之吏已呼其门矣。愿诏郡邑,招集
散,官贷之
,俟及三年,始责其赋,置籍书之,以课殿最,
兵息民,此其先者。"时多所采纳。又请复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之祀,于是下有司定一岁祭礼。
时川、陕纲路通
不常,肖胄请于广西邕州置司,互市诸蕃
,诏行之。时召侍从问战守计,肖胄条奏千余言,帝称其所对事理简当。吏
尚书席益叹曰:"援古证今,切于时用,非世官不能也。"
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以胡松年副之,肖胄慨然受命。时金酋粘罕专执政,方恃兵,持和战离合之策,行人皆危之。肖胄
奏曰:"大臣各循己见,致和战未有定论。然和乃权时之宜,他日国家安
,军声大振,誓当雪此仇耻。今臣等行,或半年不返命,必复有谋,宜速
兵,不可因臣等在彼而缓之也。"将行,母文语之曰:"汝家世受国恩,当受命即行,勿以我老为念。"帝称为贤母,封荣国夫人。
谊宽厚长者,故事台官言事,非挟怨以快己私,即用仇家言为人报复,谊独存大,士论归之。立朝论事,奏疏无虑数十百篇,皆经国济时之策。初,席益荐谊使金,帝曰:"谊亦母老,朕当自谕之。"谊闻命,略无难
,戒其家人勿使母知。将行,告母曰:"是行不数月即归,大似往年太学谒告时尔。"及还,母竟不知其使金也。谊卒,母年九十二。
八人:"駽、驹、驷、驔、〈
卒〉、駉、驰、骃。
、广、荆湖土贡岁输,不王府者累年矣,皆发运使失职之罪也。顷因定都汴京,故发运使置司真、泗,今驻吴会,则发运当在荆湖南、北之间。望讨论发运置司之地,选能臣以充其任。"又言:"
左右曹之设,诸路运司则左曹之属也,提举则右曹之属也。若复发运司,于诸路各置转运使副二员,以一员检察常平,以应右曹之选,则
财用无陷失矣。"
建炎二年,知江州,为祠
郎,迁左司。尝言:"中原未复,所恃长江之险,淮南实为屏蔽。沃野千里,近多荒废,若广修农事,则转饷可省,兵
可足。"自是置局建康,行屯田于江淮。又应诏陈五事,曰:远斥堠,戢戍兵,防海
,援中原,修军政。擢工
侍郎。
迁吏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
,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阵亡补官,得占
差遣,而在
常调人,守待不能注授,且有短使重难。肖胄请阵亡惟许本家用恩例,异姓候经任收使,遂无不均,且严六
之禁,而请托不行。
肖胄至金国,金人知其家世,甚重之,往返才半年。自帝即位,使者凡六七年未尝报聘,至是始遣人偕来。肖胄先北使对,与朱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