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三十六(7/7)

晨坚壁不出,让金军在太阳下暴晒,至中午,气力疲惫时,城中守兵争相奋击,兀。。连夜逃走。刘钅奇上奏报功,高宗下诏奖赏,升陈规为枢密直学士。陈规就任顺昌知府后,便广籴粟麦充实仓库。计议司要将粮食转迁到河上,陈规请求用金帛代替交纳,到这时得到使用,成就刘钅奇功业,是粮饷充足的原故。

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到任后,生病。有旨令修缮郡城,陈规抱病在床,官吏抱着文书进入卧室,陈规吃力地支撑起身体说“:军事上的事,由机宜负责;郡城中的事,由通判负责。”说完去世,时年七十岁。赠右正议大夫。著有《攻守方略》流传于世。

当初,陈规守卫德安时,曾条上营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制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垦。军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险隘处建立堡寨,敌人来到时便集结到堡寨抵御,没事时就按农时耕作,射士都以一半人耕种屯田。民户营田,水田每亩交纳赋税米一斗,陆地每亩交纳麦豆各五升。满三年没有拖欠赋税,田地永归民户所有。流民归来的将田地交还给他。凡是屯田事务,由营田司兼管,营田事务,由府县官兼管,都不另设官吏,条例上报,诏令嘉奖他,并将他的办法下发到各镇。自从绍兴以来,文臣担任镇抚使有威望名声的,只有陈规一个人。

陈规端庄深沉少于言笑,但待人平易和蔼。以忠义自许,尤其爱好赈济贫穷,家无余财。曾为女儿求一侍婢,得到一位妇女十分闲雅,陈规感到奇怪询问她,原来是云梦张贡士的女儿,因战乱离散丈夫去世无所寄托,卖身求活,陈规即代为置办嫁妆让她出嫁,听说的人都感动泪下。陈规功名同众将相等,但没有得到相同的地位,时人都为此惋惜。乾道八年(1172),诏令刻印陈规《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让诸将守城时效法。在德安立庙,赐额“贤守”,追封他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陈桷字季壬,温州平阳人。以上舍贡辟雍。政和二年(1112),获廷对第三名,被授予文林郎、冀州兵曹参军,历任尚书虞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1125),提点福建路刑狱。福州调发防秋兵,钱粮没有满足要求,士兵杀死将领,事变发生突然,吏民奔溃,全城震骇。陈桷进入乱兵之中,向他们讲明祸福道理,乱兵沮丧气馁,要求陈桷上奏将领是自毙而死,陈桷装作听从他们的请求,派人从小路急奏朝廷,并以前面的奏章不实请求处分,朝廷因陈桷应变有方,不予追究。叛兵征调上路后,陈桷在途中追杀首恶二十多人,一方得以安定。建炎四年(1130)五月,又任福建路提刑,不久因病请求奉祠,主管江州太平观。

绍兴三年(1133),陈桷被任命为金部员外郎,升为郎中。当时言事的人都列举细小事务,而忽略重大利害问题。陈桷上奏说:“如今应当专讲治道的根本,修明政事以抵御敌国,不应当像平时那样用烦杂细务干扰皇上。”又说“:刺史县令布满天下,不可能都任用得人,请选拔监司官员,使他权重任久。”朝廷任命他为太常少卿。又陈述攻守两策,认为关键在于得到民心,修明军政。

绍兴五年(1135),陈桷任直龙图阁、知泉州。次年,改任两浙西路提刑。请求设立县乡三老以端正风俗,凡是宫室、车马、衣服、器械都制定等级标准,重视侈靡禁令。绍兴八年(1138),升任福建路转运副使。

绍兴十年(1140),又被任命为太常少卿。恰逢分类编辑徽宗御书完成,诏令收藏敷文阁,陈桷认为:“原来的制度自龙图至徽猷阁都设学士、待制,杂压著令,龙图位在朝请大夫之上,至徽猷位在承议郎之上,每阁之间相差太远,议者怀疑这样不伦不类。直敷文阁的直到徽猷阁与诸阁大同小异,降低班次就会太卑下,应参酌取中,并为一列,不必相差太远,这样才能使名位有序,仰称陛下严格遵守祖宗谟训之意。”又说“:袷祭祖宗用太牢之礼,这是祀典的常例。皇上即位之初,没能具备礼仪,只用一羊,请求参照绍兴六年诏旨,恢复使用太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