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三十二(7/10)

中已接受金朝官职,于是推荐洪皓。金帝听说洪皓之名,想让他担任翰林直学士,洪皓极力推辞,洪皓有逃归的意愿,于是向金朝参政韩日方请求,希望到真定或大名耕种自养。韩日方大怒,才改变洪皓的官职为中京副留守,又降为留守司判官。多次催促洪皓上任,洪皓请求不到职,韩日方最终没有让他屈服。金朝法律规定,虽没有改变官职但曾经担任宋朝使者的人,永远不能归去,韩日方于是命令洪皓主持云中进士考试,想以此让洪皓中计。洪皓又以生病为由推辞。不久,金朝皇帝生子大赦天下,允许使者还乡,洪皓与张邵、朱弁三人都在派遣之中。金朝害怕洪皓为患金朝,又派人追赶洪皓,七名骑兵赶到淮河,但洪皓已经登上舟船南下了。

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洪皓在内殿参见高宗,极力请求回乡侍奉母亲。高宗说“:你的忠贞贯通日月,志不忘君,即使是苏武也不能超过你,怎能舍我而去呢!”洪皓请求朝见慈宁宫太后,宫女设置布帘,太后说:“我过去就认识尚书。”下令撤除。洪皓自建炎三年出使,到这时归来,滞留金朝共十五年。同时出使的十三人,只有洪皓、张邵、朱弁得以生还,但忠义之声闻名天下的,只有洪皓一人而已。洪皓入朝之后,归来会见秦桧,双方交谈连日不止,他说“:张和公是金朝所忌惮的,然而却得不到任用。暂驻居在钱塘,但景灵宫、太庙都极尽土木的豪华,岂不是表示不愿意恢复中原吗?”秦桧不高兴,对洪皓的儿子洪适说:“你父亲确实忠贞有节操,得到皇上眷宠。但是做官如同读书,太迅速结果却淡而无味,应该像黄钟、大吕连绵悠扬才行。”八月,朝廷任命洪皓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金朝派人来索取赵彬等三十人的家属,高宗诏令让他们归去。洪皓说:“过去韩起向郑国求环,郑,不过是一小国,仍能以正义为理由拒绝给予。金既以淮河为界,此地的官员都是吴郡人,应该留下不遣返,这是顾忌敌人了解此地的虚实。金正被蒙兀所困扰,故意表示强大来试探一下中国,如果急忙听从它,必然以为我朝没有人才,更加轻视我朝了。”秦桧说“:你不要说我朝没有人才。”不久洪皓又上奏说“:恐怕因为不放还官员的缘故,有可能导致破坏盟约,应该告诉他们说:‘等到渊圣和皇族归来后,再放还。’”又说:“王伦、郭元迈以身殉国,遗弃不管,以后遇到危急怎么能让大臣效命?”秦桧大怒,洪皓又说到和室扌然互相声息,秦桧更加恼怒,这些记载在《秦桧传》中。第二天,侍御史李文会弹劾洪皓没有探视母亲,被逐出朝廷出知饶州。

第二年,发生水灾,中官白锷宣传:“处置调理乖度无方,洪尚书名闻天下,为什么不用他?”秦桧听说更加恼怒,把白锷关入大理寺狱中,不久又流放到岭表。谏官詹大方于是弹劾洪皓和白锷是刎颈之交,两人互相吹捧,于是洪皓被罢免提举江州太平观。白锷当初不认识洪皓,只是随从太后从北方归来,在金国时听说洪皓的大名。

不久为母亲服丧,有人还在说洪皓鄙视宰相,被贬为饶州通判。李勤又依附秦桧诬陷洪皓散布欺骗世人的谣言,又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到英州安置。在此位停留九年,才复任朝奉郎,迁移到袁州,到南雄州去世,时年六十八岁。他去世后一天,秦桧也死了。高宗听说洪皓去世,嗟叹惋惜,追复他为敷文阁直学士,赠给四官。过了很久,又追复徽猷阁直学士,谥号“忠宣”

洪皓虽然长期被扣留金朝,经受了难言的苦楚,但被金人敬佩,他所著作的诗文,被人们争相抄录传诵刻版印刷。归来后,金朝使者每次来到时,都一定询问洪皓任何官,居在哪里。性情耿直忠义,即使是面临艰难危险也没有丝毫改变,懿节后的亲戚赵伯王。。隶属悟室之下,十分贫寒,洪皓接济他。范镇的孙子范祖平为人做奴仆,洪皓请求金人释放了他。刘光世小妾所生的女儿给人养猪,洪皓为她赎身然后让她出嫁。其他贵族流落卑贱的人,都尽力扶持接济。只被秦桧所嫉恨,没有死在敌国,反而死于谗言奸佞之手。

洪皓学问渊博长于记忆,著有文集五十卷和《帝王通要》、《姓氏指南》、《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书。儿子洪适、洪遵、洪迈。

洪适字景伯,洪皓的长子,年幼时聪明敏捷,能一天背诵三千言。洪皓出使金朝,洪适刚满十三岁,就能担负处理家事。因洪皓出使之功,被任命为修职郎。绍兴十二年(1142),同弟弟洪遵同时考中博学宏词科。高宗说:“父亲在远方,而儿子能自立成人,这是对忠义的回报,应该升擢。”于是被任为敕令所删定官。此后三年,弟弟洪迈也担任这一职务,从此三洪文名满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