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派遣姚仲和王彦衔枚登上山岭,约定两人登上山岭后发火为号。两将到达山岭后,四周寂静听不到声音,军队布列完毕之后,万把火炬一齐点燃,金军惊骇地说:“我们的事情失败了。”习不祝善长谋画,胡盏善于攻战,两人意见不合。吴璘先派兵挑战,胡盏果然出兵同吴璘部鏖战。吴璘用叠阵法轮番休息作战,自己身披一层薄薄的皮衣立马指挥部队,士卒都殊死搏斗,金军大败。投降的达到一万人,胡盏败退入保腊家城,吴璘挥军将腊家城包围并发起进攻。腊家城就要攻破时,朝廷用快信诏令吴璘班师,胡世将长叹停止攻城。次年,宋朝竟将和尚原割让给金朝。撤回戍兵割让土地,都是秦桧主持的。
绍兴十二年(1142),吴璘入朝觐见高宗,被高宗拜为检校少师,阶、成、岷、凤四州经略使,赐给汉中田地五十顷。绍兴十四年(1144),朝廷议论将利州路分为东西两路,以吴璘任西路安抚使,治所兴州,将阶、成、西和、凤、文、龙、兴七州划归他管辖。当时朝廷正坚决同金讲和,而吴璘治理军队经营武备,常常如同敌军就要到来。绍兴十七年(1147),朝廷移吴璘为奉国军节度使,改行营右护军为御前诸军都统制,吴璘依旧任安抚使。绍兴二十一年(1151),朝廷因为吴璘守卫边境安全宁静,拜他为少保。绍兴二十六年(1156)吴璘领受兴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位事务,改判兴州。南宋自渡江以后从没有节度使兼任都统制职务的先例,当时吴璘已是开府仪同三司,因此改任此职。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背叛盟约,朝廷拜吴璘为四川宣抚使。秋天,完颜亮渡过淮河,派合喜任西元帅,以兵控制大散关,派遣游骑进攻黄牛堡。吴璘乘坐肩舆上杀金平,将军队驻扎在青野原,增调内地州郡兵分道前进,授给进取的方法谋略。制置使王刚中前来会见吴璘商计对策,吴璘不久即将檄文传告契丹、西夏及山东、河北,声讨金朝的罪行。不久,朝廷任命他兼任陕西、河东招讨使。吴璘因病返回兴州,总领王之望快信报告当朝执政,说吴璘多病,突然发生紧急情况,四川形势必然危险。请求让吴璘的侄儿京襄守将吴拱回到四川,以协助西线军事。共上报五封书信而朝廷没有回答。当时吴璘病情已十分严重,又带病来到仙人关。
绍兴三十二年(1162),吴璘派遣姚仲攻取巩州,王彦屯驻商、虢、陕、华等州,惠逢攻取熙河。有的久攻不下,有的得而复失,最终没有成功。金军占据大散关六十多天,双方对峙不分胜负。姚仲舍弃巩州转攻德顺已超过四十天,吴璘以知夔州李师彦取代他,派遣自己的儿子吴挺指挥兵马。吴挺与敌人在瓦亭交战,击败敌人。吴璘亲自率军至城下,守卫城墙的敌兵听说高呼“相公来了”,互相观望议论嗟叹,不忍发箭。吴璘按视巡察各部,预先修治黄河战场工事,斩杀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先用数百名骑兵引诱敌人。敌军鼓声一响,精锐士兵倾城跃出突击吴璘的部队。吴璘军由于事先修筑了工事,无不以一当十。到暮色降临时,吴璘忽然高声传呼:“某将没有极力作战”,士兵更加奋然搏斗,敌军大败,逃入城中。第二天黎明,吴璘再次派出军队,敌人坚壁不动。恰逢天刮大风电闪雷鸣,金军拔营退走,共八天时间攻克德顺城。吴璘进入城中,集市照常营业,父老百姓拥住他的坐骑欢迎叩拜的连绵不断。吴璘不久返回河池。
四月,原州被金军包围,吴璘命令姚仲率领德顺的兵力前往救援,吴璘亲自前往凤翔视察军队。众将虽然极力苦战,敌人进攻更加急迫,增加兵力达到七万人。五月,姚仲同敌人在原州的北岭展开激战,姚仲遭到失败。当初,姚仲从德州到原州,自九龙泉登上北岭,命令各军小心戒备慢慢行进。以卢士敏部为前锋,所部六千军士分为四阵,姚志部为后卫。随着地形便利排列阵势,同敌人鏖战数十个回合。恰逢辎重车队随行扰乱了阵形,敌军冲击,姚仲军于是溃败,丧失将领三十多人。开始,吴璘出兵时,王之望曾经说:“这次行动士兵的斗志士气,已不如前时候旺盛锐利,姚仲今年以来数次发生意外,不能委派他担任重要职位。”等到姚仲至原州,吴璘也写信给姚仲,说原州之围不能立即解除,暂且还回德顺。书信未到而姚仲已经失败,吴璘也无功而返。不久解除姚仲兵权,准备把他处死,因有人劝说作罢,把他囚禁在河池监狱之中。
孝宗即位以后,赐给吴璘书信,命令他兼任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吴璘估计金军必然再次争夺德顺,急忙奔赴德顺城下,而完颜悉烈等率领十多万大军果然前来进攻。金万户豁豁又领精兵从凤翔随即赶到。吴璘在东山修筑堡垒守卫,金兵极力争夺,被杀伤大半,而最终没能攻克城堡。当时议论者认为大军驻扎在外,距离川口遥远,恐怕敌人袭击,打算放弃三路。于是诏令吴璘退兵。敌人乘机在后面尾追,吴璘将士伤亡甚多,三路又被敌人占有。朝廷拜吴璘为少傅。隆兴二年(1164)冬天,金军入侵岷州,吴璘率兵至祁山,金军听说这一消息,退兵,派遣使者前来通告说“:两国已经修好讲和了。”恰逢诏令到达,于是双方都解兵而退。
沈介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同吴璘议论不合,兵部侍郎胡铨上书,其中有不少话语涉及到吴璘。吴璘拒绝诏令请求到朝廷,孝宗亲自写信准许他前来。还没到一半路程,吴璘请求罢免宣抚使和退休,都没被允许。乾道元年(1165)吴璘来到京城,孝宗派遣宦官前往慰问,并在便殿召见他,准许他到德寿宫朝见高宗。高宗接见吴璘,叹息说:“我与你,是老君老臣了,可以数次前来见我。”吴璘叩首感谢。高宗和孝宗派往慰劳吴璘的使者前后相继,又命皇太子前去看望。朝廷拜吴璘为太傅,封为新安郡王。过了数天,诏令吴璘仍任宣抚使,改判兴元府。等到返回四川时,高宗和孝宗设宴饯行十分荣宠。吴璘到德寿宫向高宗辞行,凄然泪下。高宗也为分别怅然难过,解下所佩带的刀剑赐给吴璘说“:以后思念我,看到它就可以了。”
吴璘到达汉中,修复褒城旧坝,灌溉田地数千顷,民众感到十分便利。乾道三年(1167),吴璘去世,终年六十六岁。朝廷赠太师官衔,追封他为信王。孝宗震惊哀悼,停止两天上朝视事,加倍赠送财物给家属置办丧礼。高宗也赐给白银一千两。当初,吴璘病重,招呼幕僚草拟遗书,命令在书中直接写着:“希望陛下不放弃四川,不要轻易出兵。”而没有言语说到自己的家事,人人称赞他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