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二十三(4/7)

略,不旬日,生禽贼首,海道为清。枢密奏功,进敷文阁学士,以弟彦质为两浙转运判官,引嫌易泉府。丐祠奉亲,差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特令佩鱼,示异数也。

入对,乞搜访靖康以来死节之士,以劝忠义。又上荐举乞选人已经关升、实历六考、无赃私罪犯者,杂试以经术法律,限其员额,定其高下,俾孤寒者得以自达,定为改官之制。又乞令州郡守臣任满日,开具本州实在财赋数目,具公移与交代者,并达台省,庶可核实,以戢奸弊,帝悉嘉纳。

淳熙十年夏旱,应诏言,迩者滥刑,为致旱之由。明年,入对,论三衙皆所以拱扈宸居,而司马乃远在数百里外,乞令归司。久之,再为户部尚书。会岁旱,乞广籴为先备。又乞追贬部曲曾诬陷岳飞者,以慰忠魂。以言降充敷文阁学士。帝追感世忠元勋,遣使谕彦直,且谓彦直有才力,言者诬之。彦直感泣奏谢。寻提举万寿观,有疾,帝赐之药。进显谟阁学士、提举万寿观。

尝摭宋朝事,分为类目,名《水心镜》,为书百六十七卷。礼部尚书尤袤修国史,白于朝,下取是书以进,光宗览之,称善。进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转光禄大夫致仕。卒,特赠开府仪同三司,赐银绢九百,爵至蕲春郡公。

论曰: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部分译文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他身材伟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能骑没有驯熟的马驹。韩世忠家境贫寒,没有产业。他嗜酒,崇尚豪气,不受约束。有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他感到气愤,认为这是在侮辱自己,将那人痛打一顿。韩世忠十八岁时,以胆大勇敢参加乡州招募,隶属于兵籍。他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1105),西夏骚扰边境,延安郡调兵进行抵御,韩世忠即在所调派的军中。到达银州,西夏人环城固守,韩世忠冲破关卡,斩杀敌将,将其首级掷于城墙外,诸军乘机发动进攻,西夏人大败。之后敌人以重兵屯驻蒿平岭,韩世忠率精兵与夏人拼战,夏人撤兵而去。不久,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韩世忠独率敢死队与夏人殊死战斗,敌人被迫稍稍后撤。战斗中敌营有一个骑士非常勇猛,韩世忠问俘虏这人是谁,俘虏说“:他是监军驸马兀口移。”韩世忠跃马上前,将兀口移斩首,敌兵溃散。经略司上报韩世忠的战功,童贯主管边事,他怀疑经略司的上报有所夸大,便只给韩世忠加升一级,众军士得知都感到愤愤不平。

韩世忠随从刘延庆前去筑天降山砦,前进的道路被敌人所把守,韩世忠乘夜登城斩杀敌人两名士兵,并割下护城毡献给刘延庆。部队继续前进中碰到敌人的佛口砦,韩世忠又登城斩杀敌人数名,由此开始补为进义副尉。到达藏底河时,韩世忠又斩杀三名敌人,因功转升为进勇副尉。

宣和二年(1120),方腊造反,江、浙震动,朝廷从四方调兵,韩世忠作为偏将随从王渊前去讨伐。部队驻扎在杭州,贼兵蜂拥而至,来势很猛,大将惊恐不知所措。韩世忠领兵二千人埋伏在北关堰,贼兵经过时,伏兵发动攻击,贼众大乱,相互蹂躏,韩世忠率兵追击,贼兵败逃。王渊叹服说“:这真是一人敌万人。”于是将所携带的白金器具全部赏给韩世忠,并且与韩世忠定下交情。当时朝廷有诏凡能得到方腊的首级者,授为两镇节度使。韩世忠穷追至睦州青溪峒,贼兵分据三窟,藏在深峒里严密把守,诸将陆续赶到,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入。韩世忠暗中在溪谷中寻找,通过问山妇得知路径,于是便持剑挺身径直深入,越过险阻,行走几里,直捣贼穴,格杀几十人,将方腊擒出峒。辛兴宗领兵堵住峒口,抢去俘虏据为己功,因此韩世忠未能受赏。别帅杨惟忠回朝后,将真相告诉了皇上,韩世忠被升为承节郎。

宣和三年(1121),朝廷决定恢复燕山,调动各路军马,但到达燕山时都被击溃。韩世忠前去见刘延庆,与苏格等五十个骑兵一齐抵达滹沱河。碰上金兵二千余人,苏格惊慌失措,韩世忠从容地命令苏格等站列在高冈上,告诫他们不要动,并令从燕山前线溃散下来的士卒聚集船上,停靠河岸,约定他们呐喊鼓噪以助声势。韩世忠跃马与敌人拼战,转动如飞。敌人分成两队占据高冈,韩世忠出其不意,冲击两名打旗的人,奋力搏击,苏格等人进行夹击,在船上的士卒呐喊鼓噪,敌人大乱,韩世忠进行追击,斩杀很多。当时山东、河北盗贼蜂起,韩世忠随从王渊、梁方平进行讨捕,将盗贼或擒或斩,基本平定。因前后功劳,韩世忠被升为武节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