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一十九(5/10)

之。"鼎曰:"同知其贤,何不露章荐引?"

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浚初求去,有旨召鼎。鼎至越丐祠,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又讽谢祖信论鼎尝受张邦昌伪命,遂夺节。御史中丞王次翁论鼎治郡废驰,命提举洞霄宫。鼎自泉州归,复上书言时政,桧忌其复用,讽次翁又论其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居兴化军。论者犹不已,移漳州,又责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

在潮五年,杜门谢客,时事不挂口,有问者,但引咎而已。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先得疾,自书墓中石,记乡里及除拜岁月。至是,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高宗祔庙,以鼎配享庙庭,擢用其孙十有二人。

鼎为文浑然天成,凡高宗处分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余篇,号《得全集》,行于世。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论曰: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斯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惎功,使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

及赵鼎为相,则南北之势成矣。两敌之相持,非有灼然可乘之衅,则养吾力以俟时,否则,徒取危困之辱。故鼎之为国,专以固本为先,根本固而后敌可图、雠可复,此鼎之心也。惜乎一见忌于秦桧,斥逐远徙,卒赍其志而亡,君子所尤痛心也。

窃尝论泽、鼎之终而益有感焉。泽之易箦也,犹连呼"渡河"者三;而鼎自题其铭旌,有"气作山河壮本朝"之语。何二臣之爱君忧国,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若是!而高宗惑于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谓"善善而不能用",千载而下,忠臣义士犹为之抚卷扼腕,国之不竞,有以哉!

部分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亲刘氏,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光照其身,第二天宗泽便出生。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中元。。六年(1091)进士。在朝廷面试时,宗泽极力指陈时弊,考官厌恶他太直,将他列为倒数第一。

宗泽被调任大名馆陶县尉。吕惠卿为。。延帅,发檄文令宗泽与邑令视察黄河堤防设施,檄文到,正碰上宗泽长子死,但宗泽奉檄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说“:可称得上是为国忘家。”当时朝廷正在大规模开凿御河,隆冬季节,役夫僵死于道,但中使仍督促急迫。宗泽认为疏浚御河是小事,于是向帅臣上书说:“时北方天气寒冷,白白让民受苦而难以成功,稍稍缓一下,至初春可以不必烦扰而取得成功。”最后帅臣将他的意见上奏给皇上,被采纳。吕惠卿召宗泽为部属,宗泽推辞。

宗泽被调任衢州龙游县令。龙游百姓不知学,宗泽为他们设立学校,聘请儒学老师,讲论经术,风俗为之一变,自此龙游相继有人登科中举。

宗泽被调任晋州赵城县令。就任后,宗泽上书请求将赵城由县升为军,奏书呈上,朝廷没有完全采纳他的请求。宗泽说“:承平时固然没有什么忧虑,但他日如果有警报,就知道我所说的话了。”

宗泽任莱州掖县知县。朝廷遣使者购买牛黄,宗泽回报说:“当发生病疫时,牛中毒则结为黄。现在一派和气,牛怎么能结黄呢?”使者发怒,想弹劾邑官。宗泽说“:这是我宗泽的意思。”并以个人名义将这件事上奏给皇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