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零三(10/10)

臣赈济借贷,王觌求见,对使臣诉说民间利弊。使臣感到高兴,回朝推荐王觌,被任命为司农寺主簿,转任司农寺丞。司农当时是清要官职,升官的人多经由这个职位。王觌委任一天,就求外任,韩绛认为他节义高尚,把他留任检详三司会计。韩绛出任颍昌,征召他为签书判官。因在润州公免一事牵连,退居多年,起用为太仆丞,移任太常寺丞。

哲宗即位,吕公著、范纯仁推荐他可当大任,提升为右正言,升司谏。王觌上疏说:“国家安危治乱,与大臣相关联。现在八个执政大臣,而奸恶邪佞占了一半,让一二个元老大臣,如何实行他的志向呢?”因而极论蔡确、章。。、韩缜、张。。以邪佞为朋党危害正直。奏章几十次上呈,四人相继被贬斥离朝。又弹劾流窜吕惠卿。朝廷舆论认为大的奸臣既已被贬退,担心人情不安定,打算下诏书慰问释放他们,并且告戒制止言事的人。王觌说“:如果真的出于此,恐怕海内有识之士,得以轻议朝廷。舜治罪四大凶人而天下顺服,孔子杀少正卯而鲁国得以治理。在这个时候,没有听说人情不安,也没有听说发出命令以取悦他们的党羽。大抵人君所以用来驾御臣下的,只是升降进退二权而已。提升进用一个好人而天下为好人劝勉,贬退一个奸恶而天下为奸恶恐惧。难道认为奸恶恐惧而朝廷也为之恐惧吗?实在替陛下痛惜。”王觌的话虽然恳切,但不能阻止诏书下达。

西夏主刚即位,有轻视中国的心意。王觌说:“小小的羌人窥伺我厌恶打仗,所以这样桀骜不驯。但所应忧虑的是,不在今天而在将来,所应谨慎的是,不在边备而在皇帝的谋略。敛缩张大取予之权,一定要持重而后可。”洮东擒获鬼章,用笼子关住送到朝廷,王觌说:“老羌虽然就擒,他的儿子统帅众属依旧,疆土种落不比以前减少,怎么可以急忙杀戮以致怨恨。应把他安置在洮、岷、秦、雍州之间,以表示含容好生之德,离间其交谊坚固的朋友而破坏他的死党。”又说“:现在民力损伤,边地费用没有限制,不可不深为之计议。”于是分条开列将帅非其人的请求更换,茶盐危害百姓的请求革除,至于欠债、赈济赡给、赋税聚敛、科须,都指出陈述其利弊得失。

差役法重新实行,王觌认为朝廷意在方便百姓,但议论的人就认为免役法无一事可用。法无新旧之分,惟善者是从。因而采摘对差役法有帮助可以通行的几十条事上呈。于是论青苗法的危害,请求废除新令,而恢复常平旧法,说:“聚敛大臣,只知侵欺财利自己酿成罪恶,不顾以后的危害。以国家的尊严,却与百姓争夺微小的利益,怎么来告示天下呢?”又说“:刑罚时轻时重。熙宁时的大臣,认为刑罚不重,那么人无所惧惮。现在法令已实行,是可以适当放轻的时候,希望挑选质朴厚道通达干练的士人,再加以删正。”于是设置机构编汇法令,使王觌参与其中。大抵都用中典,这就是《元。。敕》。

神宗恢复唐代制度,谏官分列于两省。到这时,大臣建议迁到外门,而以其直舍人院为制敕院,名义上是防止泄漏,实际上是不想使其与给舍相通。王觌争辩说:“制敕院,是吏舍。剥夺谏院二省以扩大吏舍;相信胥吏而怀疑忠臣,何示不广。”于是最终没有迁移。

王觌在谏院任职,想大破朋党之说。朱光庭攻击苏轼试馆职策问,吕陶辩析其不然,于是兴起洛、蜀二党的说法。王觌说“:苏轼的言辞,不过是有失轻重之体而已。如果全部考究同异,深究嫌疑,那么两种歧见于是区分,党论更烈。学士命词有失旨意,这件事还小;假使士大夫有朋党的名声,那么就是大患了。”皇帝很赞同,搁置不加追究。

不久改任右司员外郎,没有多久,被授官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因议论尚书右丞胡宗愈,出任润州知州,加封直龙图阁、知苏州。苏州有狡黠胥吏,善于探听郡守将帅的意思来屈权,前任太守因此得讥议。王觌查究他的奸恶情状,依法处理,一郡肃然。百姓歌颂王觌的廉政,有“吏行水上,人在镜心”的话。移任江、淮发运使,入授刑、户二部侍郎,与丰稷一起出使辽国,被辽人所礼遇尊重。

绍圣初年,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任成都知府。蜀地肥沃,每亩千金,没有闲田来葬人,王觌索还侵耕官地,标记为墓田。江水横贯城中为渠,因年岁久远水道堵塞,积聚久下成灾的雨而多水灾,王觌疏通治理恢复原样,百姓对他感德,号称“王公渠”移任河阳,贬为少府少监,分掌南京,又贬为鼎州团练副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