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十三(6/7)

,穷探巢穴,发故酋甫望个恕冢。天寒,士多堕指,而乞弟竟不可得。监军先受密诏,听引兵还,遂班师。

拜卫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西兵未解,上疏求面陈方略。及入见,言:"韩存宝虽有罪,功亦多,以今日朝廷待诸将,存宝不至死。"广还部,至阌乡,疽发断颈卒,年四十八。

广为人有风义,轻财好施,学通《左氏春秋》。临事持重,长于料敌,以智损益《八陈图》,又撰约束百余条列上,边地颇推行之。其名闻于西夏。秉常母梁氏将内侮,论中国将帅,独畏广,闻其南征,乃举兵。然在泸以敕书招蛮,既降而杀之,此其短也。遄被恶疾死,或以为杀降之报云。

论曰:宋太宗既厌兵,一意安边息民,海内大治。真宗、仁宗深仁厚泽,涵煦生民,然仁文有余,义武不足,盖是时中国之人,不见兵革之日久矣。于是契丹、西夏起为边患,乃不吝缯帛以成和好。神宗抚承平之运,锐焉有为,积财练兵,志在刷耻,故一时材智之士,各得暴其所长,以兴立事功,若熊本、萧注、陶弼、林广实然。本、注起身科第,弼能诗好士,广学通《左氏春秋》。昔孙权劝吕蒙学,文武岂二致哉!本上书以媚时相,广之征蛮,发冢杀降,君子疵之。

部分译文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年青时有志向,博览群书周游各地,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弊,不事科举。熙宁初年,王安石颁行新法,徐禧写《治策》二十四篇进献,当时吕惠卿管领修撰经义局,徐禧于是以布衣的身份充当检讨。神宗见到他所上的策论,说:“徐禧说朝廷用经术变士,已收到十之八九的功效,但这些人中,但偷袭他人之语,不求心灵相通占到半,这话是对的。应试任于有用之地。”随即被授任镇安军节度推官、中书户房习学公事。一年之后皇帝召对,询问了很长时间,说:“朕省视过很多人,没有见到有像你这样的。”升任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

徐禧与御史中丞邓绾、知谏院范百禄共同处理赵世居狱案。有叫李士宁的,挟持方术出入地位贵显的人之间,曾见赵世居的母亲康,以仁宗御制诗赠给她。又答应给世居宝刀,而且说:“非你不能当受这把宝刀。”赵世居与他的党羽都以之为神异,说:“李士宁是二三百岁的人。”解释他所赠的诗,认为它是至宝之祥。等到审讯赵世居时得到此诗,逮捕李士宁,但宰相王安石以前与李士宁友善,范百禄弹劾李士宁以妖妄迷惑赵世居,导致他越出常轨。徐禧上奏:“李士宁赠给康的诗确实是仁宗御制诗,现在狱官认为李士宁谋反,我不敢苟同。”范百禄说:“李士宁有可死的罪状,徐禧故意开脱他以献媚大臣。”朝廷以御史杂知、枢密承旨参加处理,而范百禄因上报不实贬官,提升徐禧为集贤校理、检正礼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