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充字公达,明州鄞人。登士第。熙宁中为都
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检正中书
房,加集贤校理、淮南转运副使,迁成都路转运使。茂州羌寇边,充上十策御戎。神宗遣内侍王中正同经制,建三堡,复永康为军,因诈杀羌众以为中正功,与
相结,至
妻拜之。中正还阙,举充可任。召判都
监,
直史馆。中书都检正御史彭汝砺论其媚事中正,命遂寝。
河决曹村,充往救护,还,陈河防十余事,概论"衡之政不修,因循苟且,浸以成习。方曹村决时,兵之在役者仅十余人,有司自取败事,恐未可以罪岁也。"加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故事当赐钱,充曰:"奏课,职也,愿自今罢赐。"诏听之。
掞幼笃孝,蕴病,刲以疗。举
士,知益都县。当督赋租,置里胥弗用,而民皆以时
。石介献《息民论》,请以益都为天下法。丁内艰,时隆寒,徒跣举柩,叩首
血,与兄揆庐墓左。
提河北刑狱,摄领澶州,七日而商胡决。焘拯溺救饥,所全活者十余万,犹坐免。数年,复提
河东、陕西、京西刑狱,为盐铁判官、淮南转运使、江淮发运副使。泗州
,城且坏,焘悉力营护,诏
其劳。
为
副使。京师赋曲于酒,人有常籍,毋问售不售,或蹶产以偿。焘请罢岁额,严禁令,随所用曲多寡以售,自是课增溢。官修睦亲宅,议取民居,焘言:"芳林园有余地,宗室足自
,无庸起民居。"从之。孝严殿成,请图乾兴以来文武大臣像于
。
掞忠笃诚悫,既老益康宁。少从刘潜、李冠游,及其死,率里人葬之,置田赡其孥。事揆如父,理家必谘而行,为乡党矜式。
,州人将弃城,蕴刀遮止于门,力治守备,游骑为之引去。郡守愧,始谋掠为己功,反陷以罪,蕴受而不校。
迁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蒲津浮桥坏,铁皆没
中,焘以策列
木于岸以为衡,缒石其秒,挽
之,桥复其初。保安二土豪善骑
,为边人所惮,故纵善
诱使取之,而
以汉法。焘
得其状,俱以隶军。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蜀人苦多盗,焘严保伍,使不得隐,而申其捕限。南蛮寇黎、雅,讨走之,罢磨刀崖戍卒。改知瀛州。
明中,京东饥,盗起,以御史中丞范讽荐,知莱州掖县。民诉旱于州,拒之,掞自荐奏闻,诏除登、莱税。通判永兴军,为集贤校理,四迁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宦者阎士良为钤辖,多挠帅权,用危法中军校,掞直之,而劾士良。英宗登极,朝廷使来告,士良辞疾居家,宴客自若,奏抵其罪。
判太常、司农寺,累官
侍郎致仕。熙宁七年,卒,年八十。
焘才智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
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
决已竟。英宗时,三司前奏事,帝诘铸钱本末,皆不能对,焘悉论无隐。帝是之,顾左右识其姓名,后
以为观察使守边,曰:"卿家世事也。"焘对曰:"臣叔父亢有大才,臣愚不可继。"遂止。
母丧服阕。故事,起执政以诏,近臣以堂帖;神宗特命赐诏。判太常寺,知邓、许二州,复判太常,知通、银台司,提举崇福
,由给事中易通议大夫。卒,年七十。
刘瑾,字元忠,吉州人,沆之也。第
士,为馆阁校勘。沆亡,得褒赠。知制诰张瑰草词,语涉讥贬,瑾泣涕不能
,阖门衰绖,邀宰相自言。朝廷为改书命,黜瑰为州,瑾亦坐衰服
公门罢职。没丧不就官,丐守坟墓。王素为请,以伸孝
之志。诏复职,迁集贤校理、通判睦州,为淮南转运副使。召修起居注,加史馆修撰、河北转运使,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坐与世居
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庆兵骄,小绳治辄肆悖,充严约束,斩妄言者五人于军门。闻有病苦则巡抚劳饷,死不能举者
私财以周其丧,以故莫不畏威而怀惠。环州田与夏境犬牙
错,每获必遭掠,多弃弗理,充檄所
复以时耕植。慕家族山夷叛,举
亡
西者且三百,充遣将张守约耀兵
上,夏人亟反之。
张焘,字景元,枢密直学士奎之也。举
士,通判单州。州卒谋
,期有日,焘得告者,徐诣营取首恶,置诸法。知沂、濰二州。沂产布,濰产绢,而有司科赋相反,焘始革之。濰多圭田,率计亩徵绢,而蠲河役,焘不肯踵例,废法还其役,
损于旧五之四,且命吏曰:"吾知守己而已,无妨后人,汝勿著为式。"
充之帅边,实王珪荐,以遏司
光之
。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后言:"夏酋秉常为母梁所戕,或云虽存而囚,不得与国政。其母宣
凶恣,国人怨嗟,实为兴师问罪之秋也。秉常亡,将有桀黠者起,必为吾患。今师
有名,天亡其国,度如破竹之易。愿得乘传
觐,面陈攻讨之略。"诏令掾属
议,未及行,充暴卒,年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