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加罚他,作为对他的警戒。”皇上诏令按他的意思办,扣掉令马非的俸禄。
后宫所用的油帘子,在当初与作坊主谈好要管三年,三年内如果损坏了就要还钱。结果这些油帘子才用了一年就坏了。宫中宦官拿着这些帘子到官府,要官府督促作坊主履行原来的诺言,语气非常傲慢。王安礼说“:难道这些油帘子不是用得不是地方,而被风雨搞坏了的吗?如果都这样,那造油帘子的人再也收不到钱了。你们原来的契约不能再用了。”最后王安礼硬是没有帮他们追还油帘子的钱。从此宗室、宫中的人都很忌惮他了。
元丰四年(1081),分建三省,设立执政,王安礼被拜为中大夫、尚书右丞。后转为左丞。宋朝兴兵讨伐夏国,泾原承受梁同上奏“:转运使叶康直所运送的粮饷已经腐坏了,不能吃。”皇上大怒,说:“高价买入粮食,还要花钱运那么远,却完全腐坏不能吃,这是白白浪费民力,叶康直应当斩首。”王安礼说“:这都只是梁同一个人的话,我怀疑未必是真的,应当仔细调查一下。”于是派判官张大宁与梁同检查所运到的粮饷,同时把叶康直抓起来等待检查的结果。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可以食用的米有十之八九,皇上这才释怀,赦免了叶康直。
这时,朝廷军队讨伐夏国不顺利,李宪想再举兵攻打。神宗就此事征求大臣的意见,王王圭说:“过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军用不够,朝廷现在拿出五百万缗钱钞以供应军队,这完全够了。”王安礼说:“纸钞不能吃,必须把它换成铁钱,铁钱又必须换成粮食才能吃。从现在到出征的日期只有两个月,这怎么来得及呢。”神宗说“:李宪说这都准备好了,他们宦官都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能吗?唐朝平定淮蔡时,只有裴度的意见与皇上一样。现在这些主张不出自于你们这些大臣,而出自于宦官,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王安礼说:“唐代之淮西只是三个州,平定时有裴度出谋划策,李光颜、李訫带兵,而还要招集全国的兵力,历经数年才平定。现在夏国疆域之大不是淮蔡可以比的,李宪的才干不能和裴度比,带兵的将领也没有李光颜、李訫那样的干将,如果硬是要发兵去打的话,恐怕不会完全如您的愿。”听了王安礼的话后,神宗才醒悟过来,停止了举兵。后来皇上想任李宪为节度使,王安礼又认为不行。
御史中丞舒。。上奏诋毁执政,并说:“尚书省没有建立好文件档案,应当治有关官吏的罪。”王安礼以御史台的文件档案为准,对照检查尚书省的,结果两者相同,于是将舒。。这次妄上奏章的事以及其他的事一并列举弹劾,舒。。被罢官。徐禧计议边防之事,王安礼说:“徐禧志大才疏,以后一定会误国。”等到徐禧在 永乐城战败的消息传到宫中后,皇上说:“王安礼常常劝我不要用兵,少置监狱,大多都是对的。”
过了很久,御史张汝贤上书弹劾王安礼,王安礼被贬出,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江宁府,张汝贤也被罢免。元。。年间,加王安礼资政殿学士衔,历知扬、青、蔡三州。又被御史弹劾,失掉学士衔,移任知舒州。绍圣初年,恢复原职,知永兴军。绍圣二年(1095),知太原府。得风寒病,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只得卧床办公,但下面的人都不敢欺瞒他。去世时,六十二岁。赠他为右银青光禄大夫。王安礼仪表不凡,很有气度,议事辩论,常以儒家正统自居,却又有不切实际和保守之处,所以多次受到别人的指责。
王安国,字平甫,是王安礼的弟弟。幼小时即非常聪明,悟性极高,没有上过学,而作文赋词自然天成。十二岁时,将他所作的诗、铭文、文论、词赋数十篇拿给别人看,多为警世拔俗之语,于是以善写文章著称于世,士大夫们都对他交口称赞。对于书他无所不通,多次赴考进士,又赴考茂才,有关官员考察他所写的文章后把他列为第一名,因母亲去世,没有任用。此后他在母亲墓旁结庐服丧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