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六(6/7)

而不绝交而已。内患则不然,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不可不早定。”被任命为提点开封县镇公事。当时法律,如有失火,一旦抓不到纵火犯则处罚主管官吏,有些老百姓往往自焚其家以陷害跟他有仇的官吏。邵亢请求修改法律,要求只要火灾没有祸及邻居的,即使没查出纵火犯,也可不追究主管官吏。又调任府推官,再改任度支判官。

辽国派使者来祝贺乾元节,还未到,仁宗死。大臣们有些认为应通知使者返回,有些认为应等使者到京城后再告诉使者,请他回去。邵亢请求让使者将贺书送到仁宗的棺材前,使使者拜见新君主。大家听从了邵亢的建议。邵亢被选为颍王府翊善,加直史馆。在群玉殿与皇上答对时,英宗考他世事,并称赞说:“你真是国家的优异人才啊!”升任同修起居注。向英宗建议说:“您刚即位,想治好国家必先处理好家政,颍王可以结婚了,希望能采用古代婚礼成婚。公主下嫁,不应当比她的公公婆婆还尊贵。”英宗深以为是。有一天,英宗对颍王说:“你府上的翊善,端直朴厚,不久就要任谏官。”颍王转告了邵亢。于是邵亢任知制诰、知谏院。颍王的太子地位确定后,又担任右庶子。

神宗(即原先的颍王)即位后,改任龙图阁直学士。有人攻击他说“:英宗病重时,邵亢曾建议英宗死后由皇后垂帘听政。”御史吴申以此为据议论邵亢。神宗知道这是诬蔑,不予理睬。邵亢自己申辩说“:先帝重病时,群臣都无法进宫,我也没法当面向先帝建议什么。若有建议,只能是书面的。请在宫中找一下,如果找到了我的这种奏章,我愿被处死;不然,那诬谄我的人岂能逍遥法外?我希望能调查清楚。”皇上不愿扩大事态。当时待制以上是帅、守,每当调任他官,也能保留他的官、俸。邵亢请求对于任帅、守等官未满两年的不得推恩于子弟。王陶弹劾韩琦,吴奎为韩琦辩护。邵亢指斥吴奎言语颠三倒四,有失大臣风度。大概邵亢想把韩琦一并扳倒。韩琦、吴奎竟然同一天被调离。

升为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邵亢处事作风严谨,吏员送来的案牍,都反复研究,别人认为罗嗦,他说“:须臾之间就要判断出诉讼各方的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刚开始是很烦,如判断不错,以后就省事了。”登录乡里间的不良青少年和开除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什么不良举动,就驱逐出去,京城脚下的争斗为之消失。拜为枢密副使。

西夏诱杀知保定军杨定,朝廷策划讨伐西夏。邵亢说:“国库空虚,民力凋敝,不能用兵,只应责以大义,等他们不听责劝后再出兵,就师出有名了。”因而逐条陈述理由。皇上批示说“:国家的财力是大事。兵马一动,就有可能失败,人心一动摇,就会威胁国家的安全。现在我们先动手,就首先破坏了和约,辽国听说后,就会自然地与西夏一起合击我们,这是我最担忧的。应当采纳你的意见。”不久,西夏君主谅祚死,西夏人抓了杀杨定的凶手前来求和。有人建议趁机攻占西夏的塞门,邵亢认为趁人之危不义,于是没有进攻西夏。

邵亢在枢密干了一年多,对朝政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建议,皇帝有些讨厌他,曾对谏官孙觉说,想用陈升之替代邵亢,派邵亢充任长安守。孙觉立即弹劾邵亢,推荐陈升之。皇上恼怒孙觉曲意逢迎,罢免了他。邵亢也借口生病辞职,以资政殿学士身份任越州知州。历任郑、郓、亳三州知州。死时六十一岁。追封为吏部尚书,在其家乡赐给他房宅。谥号“安简”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亻叔的儿子。小的时候充任牙门将,随钱亻叔归顺宋朝,任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在手板笏上写文章挥笔而成,真宗认为他很不错。改任太仆少卿,献上《咸平圣政录》一书。被任命为直秘阁,参与修撰《册府元龟》,同杨亿一起分别写序。任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又迁任给事中、知审官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任翰林学士,因犯营私罪而被撤职。不久又转任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士、会灵观副使。又因贡举失实,降职为给事中。恢复其工部侍郎之职,升任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又管领祥源观。经多次升任至工部尚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