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6/7)

能自存者。帝命内侍条指挥使以下为差等,出内藏缗钱十万赐之。士逊又请遣使安抚陕西,帝命遣知制诰韩琦以行。于是诏枢密院,自今边事,并与士逊等参议。及简辇官为禁军,辇官携妻子遮宰相、枢密院喧诉,士逊方朝,马惊堕地。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诏朔望朝见及大朝会,缀中书门下班,与一子五品服。士逊辞朝朔望。间遣中使劳问,御书飞白"千岁"字赐之,士逊因建千岁堂。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宰相得谢,盖自士逊始。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帝临奠,赠太师、中书令,谥文懿,御篆其墓碑曰"旧德之碑"。

士逊生七日,丧母,其姑育养之。既长,事姑孝谨,姑亡,为行服,徒跣扶柩以葬,追封南阳县太君。初,陈尧佐罢参知政事,人有挟怨告尧佐谋反,复有诬谏官阴附宗室者。士逊曰:"憸人构陷善良,以摇朝廷,奸伪一开,亦不能自保矣。"帝悟,抵告者以罪,诬谏官事亦不下。然曹利用在枢府,藉宠肆威,士逊居其间,无所可否,时人以"和鼓"目之。士逊尝纳女口宫中,为御史杨偕所劾。

子友真字益之。初补将作监主簿,再迁为丞。士逊为请馆阁校勘,仁宗曰:"馆阁所以待英俊,不可。"乃令馆阁读书,诏校勘毋得增员。后编三馆书籍,迁秘阁校理、同知礼院,赐进士出身,知襄州。坐军贼张海剽劫不能制,罢归。后除史馆修撰,御史何郯言:"史馆修撰,故事,皆试知制诰,友直不当得。"改集贤殿修撰。以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同勾当三班院。侍宴集英殿,犹衣绯衣,仁宗顾见之,乃赐金紫。累迁工部郎中、知越州。州民每春敛财,大集僧道士女,谓之"祭天",友直下令禁绝,取所敛财建学以延诸生。卒官。士逊尝记帝东宫旧事,而史官未之见,友直纂为《资善录》上之。

幼子友正字义祖,杜门不治家事,居小阁学书,积三十年不辍,遂以书名。神宗评其草书,为本朝第一。

论曰:吕夷简、张士逊皆以儒学起家,列位辅弼。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时制宜,济以宽厚,相臣预有力焉。士逊练习民事,风迹可纪,而依违曹利用以取讥。方夷简在下僚,诸父蒙正以宰相才期之。及其为相,深谋远虑,有古大臣之度焉。在位日久,颇务收恩避怨,以固权利,郭后之废,遂成其君之过举,咎莫大焉。虽然,吕氏更执国政,三世四人,世家之盛,则未之有也。

部分译文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

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说“:过去的制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这是一种重视武装装备的表现。枢密院将带甲马借给内侍杨怀敏,大臣们反复上奏,才被赏赐一匹马,三天后,枢密院又借给杨怀敏一匹马,数日后又停止。枢密院掌机要事务,都是这样反复无常。平时,百官上朝进事,皇帝不自己亲自批阅奏章,只送给中书、枢密院。近年来朝廷诏书不断,逐渐多于过去,这样就不能防止私自请托,杜绝佞幸之徒。以前,王世融身为公主之子殴打府吏,按照法律应当交纳赎金,特地停官任职。近来作坊物料库主管官吏盗窃国家物资,而自己却逃避。凭借着宫亲关系,三司就不再追究。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臣下私下觉得很迷惑。祥符(1008-1016)年间朝廷命令有司对属下逐渐严格检查,胥吏都相继空县离职而去,县令因此而被罢免。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