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行,是因为上级违犯了它。你所欠的马费还很多,不先送,怎么去催促他人呢?”曹利用惊讶地说“:官员骗我说已给我送了。”于是赶紧下令将其送给朝廷。数日之中各位负责者都完成了任务。后来曹利用被贬官,他的同党害怕治罪,因而反过来又讲他坏话的人很多,唯独司马池在朝廷赞扬他,并说曹利用是冤枉的,朝廷最终没有问罪。
正值皇帝下诏百官轮流应对。司马池说“:唐朝之制,凡皇帝诏书制定以后如有不方便的地方,门下省即负责封还不下发。现在门下省虽仍有封驳之名,但一有诏书出来中书省一律下达。这样就不能避免皇帝的失误了。”内侍皇甫继明任给事章献太后阁,兼领估马司,自己说通过估马为国家赚了丰厚利益,乞求升职。事情交给群牧司处理,经考查认为他并没得到厚利。皇甫继明正在得势之时,从制置使以下都想附名上奏,司马池独不做。出任开封府推官,敕令下到阁门,但被皇甫继明同党所阻止。降职耀州知州。升利州路转运使、知凤翔府。
后被召回朝廷任知谏院,司马池上书恳切推辞此官。宋仁宗对宰相说“:别人都喜欢进升,然而司马池却独爱退官,也真难能可贵也。”遂加直史馆,复知凤翔。在任期间曾有疑案上诉,刑官大理立即下来复查。属官十分担心,便引咎辞职。司马池说“:长吏是政事的主要负责人,不是你们的过失。”于是单独去承担了责任。皇帝下诏不要弹劾他。岐阳镇巡检晚上去富民家饮酒,被所部士兵捉住。双方达成协议,巡检先答应以后不再管束士卒,才将其释放。司马池了解此事后,将为首的士卒抓来杀了。巡检也因此被废。
累迁至尚书兵部员外郎,遂兼侍御史知杂事。曾经说:“陕西用兵无宿将,刘平刚愎自用缺少智谋,一定会误大事。”后刘平果然失败。改做户部度支、盐铁副使。年满后,中书提名升职。皇帝说“:司马池是一个坚持辞谢不做谏官的人。”因而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知州,又迁杭州知州。
司马池性情质朴平和,吃住都不讲究。不善于独挡一面,又不知晓吴人风俗,正因此对他的谤讥之言在朝廷时有所闻。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弹劾司马池处事不当有十余条,以及他不将皇帝的命令传达下去的过错。遂降知虢州。当初,转运使已经上奏弹劾司马池时,正碰上有个官吏偷盗官府银器案,犯人被带上镣铐投进州监狱,审讯时犯人自己陈述是为江钧掌管私人钱柜的。官府银器已经被他拿出卖掉的超过了半数。后又发现有越州通判私载个人货物、偷税之事。因与张从革有姻亲关系,曾派人私下去拜见他。有人说这下司马池可以弹劾江钧,向张从革报仇了。但司马池说:“我不做。”故大家都称赞他有长者风度。后升任知晋州。死于此任。有子司马旦、司马光。司马光自己另有传。另有养子司马里。
陈希亮,字公弼,他的祖先是京兆人。唐朝广明(880)年间,避难迁居眉州青神县的东山。陈希亮幼年丧父,但很好学,十六岁,将要拜师求学时,他哥哥为难阻止他,派他去将三十多万放出的息钱收回,陈希亮把借钱的人都叫来,烧毁借据然后走了。事业有成就后,便将哥哥的儿子陈庸、陈谕召去读书,他们终于都中了天圣八年(1030)的进士,家乡人在他们家门题匾叫“三俊”
陈希亮初任大理评事、长沙知县。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出入章献皇后家,与权贵们相往来,仗势侵占民众土地,人们没哪个敢正视他,陈希亮把他逮捕依法治罪,全县震惊。郴州竹场有人伪造证券给输粮户送到官府充当税粮,事情被发觉,输粮户将被处死,陈希亮查出输粮户是无辜的,便将他放出来,后来果真找到了伪造证券的人。陈希亮再升做殿中丞,调任。。县知县。该县有个老官吏曹腆犯法,认为陈希亮年轻,轻慢他。陈希亮上任后,首先得到他的罪证将他惩治。曹腆叩头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希亮警告以后将他放了,曹腆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好官吏。当地巫师每年勒索百姓财物祭鬼,叫作春斋,说不这样就会有火灾;民间谣传有三个红衣老人放火。陈希亮就下令禁止,百姓不敢违犯,而火灾也没有发生。又毁掉淫祠数百座,勒令回家做农民的巫师七十多家。到他被免职离开。。县时,父老乡亲送他出境,哭泣说:“公离开我们,红衣老人又会出现了。”后进升为太常博士。有人说他处理郴州一案把枉判为死罪的人救活了,朝廷因此赏赐给他五品官服。
起初,蜀人在蜀地做官,不能通判州事。陈希亮因为母亲年老,愿意降级做知县以便侍养老母,于是任临津知县。母亲死后,陈希亮服完丧,任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被火烧后,官府计划重建,估计费用要三万钱,陈希亮说:“陕西用兵打仗,希望用这钱馈赠给军队。”朝廷因此下令不再重建。青州平民赵禹上书,说西夏赵元昊必反,宰相认为赵禹狂言,将他流放到建州,赵元昊果然反叛。赵禹向当地官府上诉,没有受理,于是逃到京城自己向宰相理论,宰相发怒,将他关入开封监狱。陈希亮说赵禹该重赏不该治罪,争论不已。皇上释放赵禹,赏他做徐州推官,并且想要陈希亮做御史。碰巧外戚沈元吉因奸盗杀人,陈希亮查得实情,沈元吉自惊仆地而死,沈家上诉控告陈希亮,皇上下诏御史给陈希亮及所有狱吏治罪。陈希亮说“:杀此贼者独我一人而已。”因此被治罪免官废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