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颇称之。
颢风姿,
力少疾,闺门雍睦。与人
久而无改,士大夫多之。六月,暴病卒,年九十二。上甚轸恻,赐赠加等。所著文集十五卷。
固、述、适。适相仁宗,别有传。
真宗初,诏群臣言事,颢时使陕西,途中作《听政箴》以献。还为度支判官。咸平元年,与杨励、李若拙、朱台符同知贡举。时诏钱若重修《太祖实录》,表颢参其事,又同修起居注。扈跸大名,诏访群臣边事,颢上疏曰:
雍熙二年,复举士,廷试,方禹中献赋。太宗召升殿,询其门第,赐甲科,解褐大名府观察推官。四年,与梁湛并召为右拾遗、直史馆,赐绯。判鼓司、登闻院。颢在大名佐赵昌言。昌言人掌枢密,会翟
周事,颢坐贬虢州司
参军。起知鱼台县,就加大理评事。召还,迁殿中丞。顷之,复直史馆,压开封府推官、三司关西
判官,转太常博士,丁内艰,起令赴职,改右司谏。
臣尝读汉史,李广之屯兵行师也,无伍行阵,就善
草,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远于斥候,未尝遇害,而广终为名将,士卒乐用。又唐
祖之备北边也,选颈兵为游骑,不赍军粮,随逐
草,遇敌则杀,当时以为得策。愿于边将中,不以名位
卑,但择其武勇谋略素为众所推服者,取十人焉。人付骑士五十,
甲完备,轻赍粮糗,逐
草以为利,往复扞御。不令
郡邑,不许聚
,遇有寇兵,随时掩捕。仍令烽候相望,
相救应。缘边州郡守城兵帅,即
以待之。遇游骑近城,掩杀边寇,内量
兵甲援救。如此,则乘城者不
闭垒门,免坐观于胜负;捍边者不苟依郡郭,可行备于寇攘。虽匪良筹,且殊胶
。
疏上,不报。
昨者命将师,乘秋备
,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
兵于不用。以至蕃
南牧,边尘画惊,河朔之民,
移失所,魏博以北,蹂践一空。遂至残妖未殄,銮辂亲征,此所谓以贼遗君父者也。乃或赦而不问,则何以谢横死之民;或黜而不戮,则何以恢用兵之略。以军法论之,固合斩潜以徇军中,降诏以示天下。如此,则协前古之典章,戒后来之将帅,然后择边臣之可用者,就委用之。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
赏遇之。
为人气调俊,善与人
,疏财慷慨,尚气义,明于吏
。
元方领三司,临事
率,固摭其旷阙之状,屡请对条奏。尝诏鞠狱,时称平审。天禧大礼成,奏颂甚工。无几卒,年三十三。有集十卷。
固字仲。幼有志节,尝著《汉
秋》,颢
赏之。初,以颢遗荫,赐
士
。服阕,诣登闻院让前命,愿赴乡举,许之。大中祥符元年,举服勤词学科,擢甲第。解褐将作监丞、同判密州,就迁著作佐郎。归朝,改著作郎、直史馆,赐绯。历
判官、判
勾院。
颢有吏才,每对,词辩明
,真宗嘉赏之。凡群臣上封者,悉付颢洎薛映详阅可否。冬,以河北饥盗,命与映分为东、西路巡检使。还,拜右谏议大夫,充
使。会罢三
使,以颢为翰林学士同知审官院、三班。景德元年,权知开封。
乾德初,与郑玘并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蜀平,移峨眉令。时宋白宰玉
,俊造毕臻,秉笔者如林,趋选者如云。贡于诸侯,考于官,陛下躬临慎择,必尽至公。奈何所取不
于诗赋、策论,简于心者援而陟之,咈于心者推而黜之,宁无滥陟枉黜之失耶?其间阘茸妄
,滥厕科场者,间亦有之。
臣闻自古用兵之,在乎明赏罚而已。然而赏不可以独任,罚不可以少失。故《兵法》曰:"罚之不行,譬如骄
之不可用。"又曰:"善为将者,威振敌国,令行三军。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败事者,虽亲必罚。"故孙武斩队长而兵皆整,穰苴斩监军而敌遂退。以此言之,兵法不可不正也。
周显德中,举士,刘温叟知贡
,中甲科。同时登第者十六人,世宗命覆试,惟徽之与李覃、何〈日严〉、赵邻几中选。解褐校书郎、集贤校理。宰相范质
重之。历著作佐郎、右拾遗。窦俨纂礼乐书,徽之预焉。
三年,与李宗谔、赵安仁并命知制诰,赐金紫,是年冬,王均平,命为峡路安抚使。归掌三班。韩国华判大理,以断刑失中,乃选颢以代之。四年,张齐贤使关右安抚,以颢为之副。
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之士,罔计贤否,悉而登之,一视同仁。臣窃谓此非确论。盖圣人在上,则内君
而外小人。若薰莸同
,甚非所以正人
、淳风俗也。况丘园之下,岂无宏才茂德之士。陛下诚能设科以擢异等之士,俾陈古今之治
、君臣之得失、生民之休戚、贤愚之用舍,庶几有益于治,不特诗赋、论策之小技,以应有司之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