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调富川县主簿。晏殊留守南京,厚遇之,荐为府学教授。召为国监说书,改直讲。校《史记》、《汉书》,擢史馆检讨、同知太常礼院,为天章阁侍讲。专读宝训、要言于迩英阁。累迁太常博士、同
勾国
监,预修《崇文总目》成,迁尚书工
员外郎。修《国朝会要》,加直龙图阁、权同判太常寺。坐赴
奏院赛神与女
杂坐,为御史劾奏,黜知濠州,徙襄州。
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少聪悟博学,记问过人。初举士,与郭稹同保。人有告稹冒祖母禫,主司
脱洙连坐之法,召谓曰:"不保,可易也。"洙曰:"保之,不愿易。"遂与稹俱罢。再举,中甲科,补舒城县尉。坐覆县民钟元杀妻不实免官
七曰辨忠邪。夫忠贤之嫉邪,谓之去恶,恶不去则害政而伤国。
邪陷忠良,谓之蔽明,明不蔽,则无以稔其慝而肆其毒矣。忠邪之端,惟人主
辨之。自古称帝之圣者,莫如唐尧,然而四凶在朝,圮毁善类。好贤之甚者,莫如汉文,然而绛、
在列,不容贤臣。愿监此而不使誉毁之说得行,
憎之徒逞志,则忠贤
而邪慝消矣。
六曰择将帅。汉制边防有警,左右之臣,皆将帅也。唐室文臣,自员外、郎中以上,为刺史、团练、防御、观察、节度等使,皆是养将帅之,岂尝限以文武?比年设武举,所得人不过授以三班官,使人监临,
图其建功立事,何可得也?臣僚举换右职者,必人才弓
兼书算策略,亦责之太备。宜使有材武者居统领之任,有谋画者任边防之寄,士若素养之,不虑不为用也。
王素、欧修为谏官,数言事,绅忌之。会京师闵雨,绅请对,言:"《洪范》五事,"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僣,厥罚常暘。"盖言国之号令,不专于上,威福之柄,或移臣下,虚哗愤
,故其咎僣。"又曰:"庶位逾节兹谓僣。刑赏妄加,群
不附,则
气胜,故其罚常暘。今朝廷号令,有不一者,庶位有逾节而陵上者,刑赏有妄加于下者,下人有谋而僣上者。此而不思,虽祷于上下神祇,殆非天意。"绅意以指谏官。谏官亦言绅举御史
端非其人,改龙图阁学士、知扬州,复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尚书省。
四曰异服章。朝班中执技之人与丞郎清望同佩金鱼,内侍班行与学士同服金带,岂朝廷待贤才、加礼遇之意?宜加裁定,使采章有别,则人品定而朝仪正矣。
绅锐于取,善中伤人。
中王德用,其疏至有"宅枕乾冈,貌类艺祖"之语,帝恶之,匿其疏不下。遂
绅,以吏
郎中改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河
,徙河中。未行
疾,为医者药所误,犹力疾笞之,已而卒。
当三人,今止当一人。旧大两省官岁举五人,今才举三人;升朝官举三人,今则举一人。旧不以在任及所统属皆得奏举,今则须在任及统属方许论荐。驱驰下僚,未免有贤愚同滞之也。
会贝卒叛,州郡皆恟々,襄佐史请罢教阅士,不听。又请毋给真兵,洙曰:"此正使人不安也。"命给库兵,教阅如常日,人无敢哗
八曰修预备。国家承平,天下无事将八十载,民宜足而不足,国用宜丰而未丰,甚可怪也。往者明
初,虫螟
旱,几遍天下。始之以饥馑,继之以疾疫,民之转
死亡,不可胜数。幸而比年稍稔,
亡稍复,而在位未尝留意于备预之
,莫若安民而厚利,富国而足
。
民之安,则不之择守宰、明教化;
民之利,则为之去兼并、禁游末。恤其疾苦,宽其徭役,则民安而利矣。
国之富,则必崇节俭,敦质素,蠲浮费。
之足,则省官吏之冗,去兵释之蠹,绝奢靡之弊,
凋伪之原,则国
足矣。民足于下,国富于上,虽有灾沴,不足忧也。
五曰适才宜。古者自黄、散而下,及隋之六品,唐之五品,皆吏得专去留。今审官院、
内铨,则古之吏
;三班院,古之兵
。不问官职之闲剧,才能之长短,惟以资历
浅为先后,有司但主簿籍而已。
贤不肖有别,不可得也。太宗皇帝始用赵普议,置考课院以分中书之权,今审官是也,其职任岂轻也哉?宜择主判官,付之以事权,责成其选事。若以为格例之设久,不可遽更。或有异才
行,许别论奏,如寇准判铨,荐选人钱若
等三人,并迁朝官为直馆。其非才亦许奏殿,如唐卢从愿为吏
,非才实者并令罢选,十不取一是也。
绅与梁适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诐,故语曰:"草木脚,陷人倒卓。"
颂,别有传。
书奏,帝嘉纳之。史馆修撰,擢知制诰,
翰林为学士。再迁尚书礼
郎中。
绅博学多知,喜言事。尝请罢连日视朝,复唐制朔望唤仗阁,间开便殿,延对辅臣;宽制举科格,以收才杰;选命谏员,勿侵御史职事。赵元昊反,请诏边帅为
讨之计,且曰:"以十年防守之费,为一岁攻取之资;不尔,则防守之备,不止于十年矣。"又曰:"今边兵止备陕西,恐贼
不意窥河东,即麟、府不可不虑,宜稍移兵备之。鄜、延与原州、镇戎军,皆当贼冲,而兵屯从寡不均。或寇原州、镇戎军,则鄜、延能应援。陕西屯卒太多,永兴为关、陇
本,而戍者不及三千。宜留西戍之兵,壮关中形势,缓急便于调发。郡县备盗不谨,请增尉员,益弓手藉。"其论利害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