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六(7/7)

。官职上下更换,便会有无穷裨益。自愿隐匿在草泽之中的人,也有许多国家精英。访寻这班老人,就可抵制朋党之祸。

三章的设立,使百姓行动有了程序。恭敬与怜恤啊,可使刑法废弃。七代的建置,使奸邪罪孽得到剿平。以仁义为本,便可以消除战争。这就是合乎礼制,也叫爱惜生命。教育没有分别,内心真诚便能明了一切。

宗庙与社稷,要恭敬祭祀。宫室与苑圃,则要警惕过于丰富。春秋狩猎,不要妨碍农事。敲石击磬,用来感动祖宗。使人快乐,便能成功。用政策来治国,便没人不听从。

贤才济济,利用便会光大事业。浅陋小器,谋划不会精良。忠言带来的益处,怎么会逊于膏粱。六艺带来的欢乐,哪在笙簧之后。用贤不疑,尧因此昌盛。不怕改过,汤因此称王。

宇宙最为广大,人类尤其众多。风俗不同,嗜欲相异,如驭着一根已朽马缰,若防堵一条溃决的河。抓住了左契,马车就可安稳。用德来引导,人便能避免犯法。为政者不懈地工作,民俗自会变得平和。

先王的遗训,莫不都如此。我君的治国,也取法这些。小心翼翼,终日自强不息。三灵垂鉴,百官无错。由此举国人民,永远爱戴上天。巍巍洪业,万年永存。

不久,参加修撰《册府元龟》。景德三年(1006),升右正言,任龙图阁待制,被赏赐金印紫绶。先前,皇帝下诏令谏官御史上书述职论事。只有陈彭年与侍御史贾翱多次上呈奏章,提出建议,抨击时弊,宋真宗命中书官记录在籍。后加官刑部员外郎。与晁迥一同负责科举事宜时,请皇上下令政府详细制定考试条例。宋真宗因此任命陈彭年与戚纶一起来制订,陈彭年对旧制度多有改革,注重防备不法行为。凡录取者,只比较考场的艺业,不再选择文章、品行。这虽杜绝了关系托请,但录入甲等的人,也有不是平素闻名的。

大中祥符中,议论举行封禅的事,陈彭年参与了制定祭祀的礼仪,并上书辩证讨论包茅的用法。祭祀成功后,陈彭年晋升为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的职务。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后陈彭年又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被诏令在赐食厅里编撰《太宗御集》,又被封赐上柱国的爵位。

有一次当面上奏时,宋真宗对陈彭年说“:儒家学说的兴衰,影响实在大,国家的兴衰,莫不都因此而来。所以秦朝衰亡则经典文献衰落,汉朝强盛则学校大兴。此后朝代多次更替变换,重视教育的风气则都一致。唐朝文化最发达,朱氏梁国以后,则王者风气日渐衰落。到本朝太祖、太宗时大改陋俗,崇尚文化教育。朕继承先业,谨遵圣人的遗训,使国家礼乐大兴,儒学昌盛,实际上都是两位先王遗留的恩泽所致。君王最难的,是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而臣属最不易的,便是绝对正直忠心。如果君王能以宽大胸怀接纳下属,臣下便会以诚实光明奉献给他,这样君臣的心就归到正道上了。正直办事、公平待人,此是天下通理,也是先王留下的现成经验,就好比数指头,谁说困难呢?”陈彭年说“:陛下的金口玉言,足可教化天下百姓,我愿恭敬演绎您的精深思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宋真宗于是写了《崇儒术》和《为君难为臣不易》两篇文章给陈彭年,陈彭年再请求辅弼大臣们,将两文刻到石碑上,放置在国子监里面。

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被召进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又兼修国史。陈彭年曾去拜访宰相王旦,王旦推辞不接见。第二天,见到向敏中,向敏中又将陈彭年上奏的文章给王旦看,王旦又闭目不看,并说“:这不过是兴建符瑞、贪图进取的论调罢了。”宋真宗在亳州太清宫祭祀,任丁谓做此次祭典的经度制置使,而以陈彭年任副职。后陈彭年又与丁谓同任知礼仪院的官职。这次祭礼完成后,陈彭年又被加封为给事中。当时丁谓恳求辞谢这次升爵进级,陈彭年也跟着辞谢加封,但没被允许,并加升为天书同刻玉副使。国史修成后,升任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九年,官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兼判礼仪院,又充任会灵观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