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若从益,终赞善大夫,追赐
士及第。后无
,以叔之
为后。
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人。少与孙何友善,同袖文谒王禹偁,禹偁大惊重之,以为自唐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世谓之"孙丁"。淳化三年,登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逾年,直史馆,以太
中允为福建路采访。还,上茶盐利害,遂为转运使,除三司
判官。峡路蛮扰边,命往
量。还奏称旨,领峡路转运使,累迁尚书工
员外郎,会分川峡为四路,改夔州路。
仁宗在东,以工
尚书兼太
宾客,改詹事。丁谓
引为枢密副使,而李迪执不可。仁宗即位,
刑
尚书、翰林侍读学士。谓贬,特亦落职知许州。还朝,以
尚书知通
银台司、判尚书都省、勾当三班院。特
素羸,然未尝一日谒告,及得疾,才五日而卒。赠尚书左仆
。太后遣中使祀奠。
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员外郎,为
副使,诏赴内朝。三司副使预内朝,自特始。徙盐铁副使。
时天下完富,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帝意,而以特有心计,使财利佐之。然特亦天
邪险,善附会,故谓始终善特,当时与陈彭年等号"五鬼",语在《王钦若传》。
濰、洙。濰亦有吏能,历官至三司盐铁副使,以秘书监致仕,卒。洙,官至司农卿、知寿州,临事苛急,鼓角将夜
州廨,
堂槛铁钩击杀之。
特,喜吏职,据案终日不倦。真宗数访以朝廷大事,特因有所中伤,人以此惮焉。奉诏撰《会计录》三十卷。又为《东封西祀朝谒太清
庆赐总例》三十六卷。
钦若状貌短小,项有附疣,时人目为"癭相"。然智数过人,每朝廷有所兴造,委曲迁就,以中帝意。又倾巧,敢为矫诞。
知节尝斥其
状,帝亦不之罪。其后仁宗尝谓辅臣曰:"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
邪也。"王曾对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
邪险伪,诚如圣谕。"
钦若尝言:"少时过圃田,夜起视天中,赤文成"紫微"字。后使蜀,至褒城中,遇异人,告以他日位至宰相。既去,视其刺字,则唐相裴度也。"及贵,遂好神仙之事,常用
家科仪建坛场以礼神,朱书"紫微"二字陈于坛上。表修裴度祠于圃田,官其裔孙,自撰文以纪其事。
景德四年,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渊,以谓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提举转运兵巡检事。契丹
,民惊扰,争趣杨刘渡,而舟人邀利,不时济。谓取死罪绐为舟人,斩河上,舟人惧,民得悉渡。遂立
分,使并河执旗帜,击刁斗,呼声闻百余里,契丹遂引去。明年,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上《会计录》,以景德四年民赋
之籍,较咸平六年之数,
上史馆,请自今以咸平籍为额,岁较其数以闻,诏奖之。寻加枢密直学士。
真宗封泰山、祀汾,而天下争言符瑞,皆钦若与丁谓倡之。尝建议躬谒元德皇太后别庙,为庄穆皇后行期服。议者以为天
当绝傍期,钦若所言不合礼。又请置先蚕并寿星祠,升天皇北极帝坐于郊坛第一龛,增执法、孙星位,别制王公以下车辂、鼓
,以备拜官、婚葬。所著书有《卤簿记》、《彤
懿范》、《天书仪制》、《圣祖事迹》、《翊圣真君传》、《五岳广闻记》、《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钦若自以
达
教,多所建明,领校
书,凡增六百余卷。
初,王均叛,朝廷调施、黔、、溪州蛮
弟以捍贼,既而反为寇。谓至,召其
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
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
,立境上。蛮地饶粟而常乏盐,谓听以粟易盐,蛮人大悦。先时,屯兵施州而馈以夔、万州粟。至是,民无转饷之劳,施之诸砦,积聚皆可给。特迁刑
员外郎,赐白金三百两。时溪蛮别
有
寇者,谓遣
、溪酋帅其徒讨击,
兵援之,擒生蛮六百六十,得所掠汉
四百余人。复上言:黔南蛮族多善
,请致馆,犒给缗帛,岁收市之。其后徙置夔州城砦,皆谓所经画也。居五年,不得代,乃诏举自代者,于是
权三司盐铁副使。未几,擢知制诰,判吏
内铨。
林特字士奇。祖揆,仕闽为南剑州顺昌令,因家顺昌。特少颖悟,十岁,谒江南李景,献所为文,景奇之,命作赋,有顷而成,授兰台校书郎。江南平,伪官皆见,特袖文以
。太宗以为长葛尉,改遂州录事参军。代还,命中书引对,授大理寺丞、通判陇州,有治状。田重
镇永兴,太宗以重
武人,选特与杨覃并为通判,人赐白金二百两,给实奉。会
兵五路讨李继迁,督所
转刍粟,先期以办。吕蒙正辟通判西京留守事。蒙正
相,荐之,
判三司
勾院。
真宗北征,命同知留司三司公事,迁司封员外郎。车驾谒陵,为行在三司副使,诏与刘承珪、李溥比较江淮茶法。因裁定新制,岁增课百余万,特迁祠郎中。封泰山,祀汾
,皆为行在三司副使。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
副使。将祀太清
,遣特储供
,为行在三司使。礼成,
给事中,为修景灵
副使兼修兖州景灵
、太极观。昭应
成,迁尚书工
侍郎,真拜三司使。枢密使寇准言特
邪,又数与争事,帝为
准,特在职如故。后罢三司,以
侍郎同玉清昭应
副使。兖州
观成,迁吏
侍郎。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大中祥符初,议封禅,未决,帝问以经费,谓对"大计有余",议乃决。因诏谓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初,议即城乾地营玉清昭应
,左右有谏者。帝召问,谓对曰:"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
奉上帝,且所以祈皇嗣也。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论之。"王旦密疏谏,帝如谓所对告之,旦不复敢言。乃以谓为修玉清昭应
使,复为天书扶侍使,迁给事中,真拜三司使。祀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