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称患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依从他们的要求,都被授以散官就第闲居,皇帝给他们的赏赐很多。
后来,宋太祖让符彦卿管理军事,赵普几次进谏,认为符彦卿名望官位已经很盛,不可再授给他兵权,太祖不听。宣诏已经发生,赵普想法又将诏书揣在自己手里,太祖迎上去问赵普说:“难道是为了符彦卿的事吗?”赵普回答说:“不是。”于是就上奏别的事。完后,就拿出宣符彦卿的诏书进呈太祖,太祖说:“果然如此,宣诏为什么在你那里?”赵普说:“臣借口宣诏命令有不当的地方,把它留下来。希望陛下多考虑利害关系,不要再后悔。”太祖说“:你这样深深怀疑符彦卿,为什么呢?朕对待符彦卿很厚道,符彦卿难道会辜负朕吗?”赵普回答说“:陛下为什么能够辜负周世宗?”太祖默默不语,这件事就中止下来。
开宝六年(973)冬天,加封石守信兼任侍中。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初期,加官兼任中书令。二年(977),正式拜为中书令,代理河南尹,充任西京留守。三年(978),加官检校太师。四年(979),跟随皇帝征战范阳,在前军督战不力,受到指责被任命为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不久进封为卫国公。七年(982),移驻陈州,又任中书令。九年(984),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赠尚书令,追封为威武郡王,谥号为武烈。
王审琦字仲宝,其祖先是辽西人,后来迁家到洛阳。后汉乾。。初年,隶属周太祖帐下,禀性纯谨,周太祖很信任他。跟从太祖平定李守贞,因功署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跟从周世宗征伐刘崇,拼力死战立下功劳,升任东西班都虞候,改任铁骑都虞候,转任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在苑中宴射,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很欣赏他,大加赏赐。不久兼任勤州刺史。
世宗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坚壁未曾攻下,诏令由郭令图兼任刺史,命王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城,一晚上攻了下来,擒获舒州刺史,获得铠仗等军中装备数十万。郭令图入城后,王审琦等人就去救黄州,几天后,郭令图被舒人赶走。王审琦选择轻骑连夜暗中出发,天明时到舒州城下,大败舒人,郭令图得以回到治所。世宗嘉奖他,授任为散员都指挥使。又在紫金山大破唐军,审琦率先登城,中流矢,转任控鹤右厢都校,兼任虔州团练使。世宗围攻濠州,审琦率领敢死队数千人攻拔敌人的水营,夺取月城,濠城于是投降。攻楚州时,任南面巡检,城将被攻陷,审琦料定淮人一定逃遁,设下埋伏等待敌人。不久,城中敌兵果然凿开城南门溃逃,斩敌数千人,俘获五千余人,献给皇帝行营,世宗赐给他玉带、名马、绵彩数百匹。淮南平定后,改任铁骑右厢都校。又跟从皇帝平定瓦桥关,恭帝即位后,升任殿前都虞候、兼任睦州防御使。
宋初,擢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兼任泰宁军节度使。跟从皇帝征讨李筠,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被飞石击伤,皇帝亲自问伤。泽、潞平定后,改任武成军节度使。李重进叛乱,辅助石守信为前军部署讨伐他。
建隆二年(961),出京任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简。辖区内邑令因罪停任他的录事吏,幕僚认为邑令不先征求节度府意见,请求治他的罪。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断县里政事。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辖区内邑宰能斥去奸狡官吏,实在令人高兴,哪里需要治他的罪呢?”听者叹服。
开宝二年(969),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任御营四面都巡检。开宝三年,改为镇守许州,赐给住宅,留在京师。太祖曾经召审琦宴射于禁苑,连连中的,皇上赐给他御马、黄金鞍勒。开宝六年,与高怀德一同加任同平章事。开宝七年,去世,终年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