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其志,诏别议褒崇之礼,赠赞拜不名,肩舆至殿门。子九人:师夔、师揆、师垂、师禼、师禹、师皋、师岩、师弥、师贡。
师夔字汝一,初以祖恩补官,调太平州芜湖簿。隆兴元年,改右承务郎,历台州、秀州通判,直秘阁。寻知徽州,新学舍,进直徽猷阁,知湖州。时归附从军而廪于湖者众,不能给,师夔请增廪,仍别给僦屋钱,以安其心。帝称善,诏诸郡行之。除直龙图阁,迁浙西提刑,改江东运判。
建康务场往往夺民利,为害滋甚,师夔首罢之。守臣以郡计所资,诣师夔请复旧,不从。池州军帅霍政与守臣交上书相攻,诏师夔究曲直。政密遣人求庇,师夔斥之,具言状,政坐罢去。
改秘阁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阁待制,转永庆军承宣使。绍熙元年,侍父入觐,除兴宁军节度使。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充阜陵桥道顿递使。阜陵成,迁开府仪同三司。侍父归,父薨未逾月,师夔亦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
师揆字元辅,初补右承务郎奉祠。除添差湖州签判,改婺州通判,加直秘阁。守臣韩元吉荐其材,上以问史浩,浩言其聪爽可任。召对,除江东提举。奏免失陷常平人毋责偿。改淮南漕,寻迁淮西提刑兼提举,领屯田事。奏以荒圩给军士,其屯田为民世业者勿夺,从之。及代去,吏请献羡钱二十万,师揆曰:"后将病民矣。"除直秘阁,改江东转运副使,加秘阁修撰,知明州。
绍熙元年,授观察使。宁宗即位,除奉国军承宣使,寻升节度使。召见,赐肩舆,超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袭封。开禧元年奉朝请,嘉定七年薨,赠太傅,追封澧王,谥恭惠。
弟师禹,由保康军节度使除开府仪同三司,袭封。十六年,薨,赠太傅,追封和王,谥端肃。
部分译文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其母亲是贺皇后。乾德二年(964)出门合。按惯常做法,皇子一出门合就封为王。太祖认为德昭年幼,想让他渐渐进封王,授官德昭为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973),任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太祖在世之日,一直没有给他封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任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任侍中,才开始封为武功郡王。太宗诏令让他与齐王廷美从现在起朝会时班位在宰相之上。三年(978)二月,德昭娶太子太傅王溥的女儿为妻子,朝廷封为韩国夫人。这年冬天郊祀时,又加封为检校太尉。
四年(979),跟随皇帝征伐幽州。军中有一次夜里惊乱,不知道皇帝在哪里,有人谋议立德昭为皇帝,皇上听见此事很不高兴。回到京师后,皇帝因为北伐不利,很长时间不给太原之战的功臣行赏。德昭跟太宗论说此事,太宗大怒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皇上听见此事非常惊悔,跑去抱着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追赠德昭为中书令,追封为魏王,赐给谥号,后又改封为吴王,又改封为越王。德昭为人喜怒不形于色。真宗即位后,又追赠德昭为太傅。乾兴初,加赠德昭为太师。德昭有儿子五人: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