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一十九(2/6)

左、右武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兴后,置主侍卫步军司一员。其属有办公事二员。淮备差遣、检医药饭各一员,掌步军之政令。凡扈卫、守宿以奉上,开收阅习、转补以励下,如殿前司。凡名籍校其在亡,过则以法绳之,有巡防敕应,则纠率差拨神卫四厢隶焉。

左、右骁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官责降散官。政和中,改武臣官制,而环卫如故,盖虽有四十八阶,别无所领故也。靖康元年,诏以武安军节度使钱景臻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等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用御史中丞陈过言,遵艺祖开宝初罢王彦超、武行德等归环卫故事也。其禁兵分隶殿前及侍卫两司,所称十二卫将军,皆空官无实,中兴多不除授。隆兴中,始命学士洪遵等讨论典故,复置十六卫,号环卫官。其法: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则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带,在外则不带;正任为上将军,遥郡为大将军,正亲兄弟孙试充。又诏祖宗诸后自明肃至钦慈诸后及后妃嫔御之家,各本宗堪充诸卫官以名衔闻。又诏三卫郎为三卫侍郎。又诏博士并差文臣。崇宁四年二月置,五年正月罢。

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如殿前司。所领步军、自神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使,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副都、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各以其职隶于步军司。政和四年,诏以步军都指挥使、步军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虞候在正任防御使之上。

左、右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左、右千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左、右领军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三卫官】三卫郎一员,秩比太中大夫。中郎为之贰,文武各一员,秩比朝议大夫。博士二员,主簿一员。亲卫府郎十员,中郎十员;勋卫府郎十员,中郎十员;翊卫府郎二十员,中郎二十员;文武各四十员。三卫郎治其府之事。率其属日直于殿陛,长在左,立起居郎之前;贰分左右,文东武西,立都承旨之后,仗退,治事于府。博士掌孝,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亲卫立于殿上两旁,勋卫立于朵殿,翊卫立于两阶卫士之前。三卫郎依给、舍,中郎依少卿,馀依寺丞。亲卫官以后妃嫔御之家有服亲,及翰林学士并军正任观察使以上孙;勋卫官以勋臣之世、贤德之后有服亲,太中大夫以上及正任团练使、遥郡观察使以上;翊卫官以卿监、正任刺史、遥郡团练使以上,并以为等。其将校、十将、节级等应合行事件,比第四指挥及见行条贯。六年三月,应臣僚辄带售雇人门,

【皇城司】当官七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掌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门启闭之节皆隶焉。每门给铜符二、铁牌一,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自随,以时参验而启闭之。总亲从、亲事官名籍,辨其宿卫之地,以均其番直。人伪冒不应法,则讥察以闻。凡臣僚朝觐,上下有定所,自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从有定数,揭榜以止其喧哄。元丰六年,诏当皇城司,除两省都知、押班外,取年者减罢。止留十员。元祐元年,诏当官阅三年无过者迁秩一等,再任满者减磨勘二年。元符元年,诏:"应请纳官,呈禀公事,传送文书,并御厨、翰林、仪鸾司非次祗应,听于便门,即不由所定门者,论如兰律。应差办人内,及内诸司差人往他所应奉,并前一日名数与经历诸门报皇城司。"二年,诏皇城司任满酬奖依熙宁五年指挥,再任满无遗阙,取旨。政和五年,诏皇城司可创置亲从弟五指挥,以七百人为额,(亲从官旧有四指挥,元客共二千二百七十人,)仍以五尺九寸一分六厘使为将军,副使为中郎将,使臣以下为左、右郎将,通以十员为额,宗室不在此例。除军则解,或领阁门、皇城之类则仍带,虽戚里弟,非战功人不除,批书印纸属殿前司。是时,帝谕宰相,以为如文臣馆阁储才之地。绍熙初,尝留阙以储将才,循初意也。嘉泰中,复申明隆兴之诏,屏除贪得妄,以重环尹之官,嘉定二年,复因臣僚言,专以曾为兵将有功绩及名将孙之有才略者充。通前后观之,可以见环卫储才之意。

【环卫官】左、右金吾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左、右监门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屯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