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九(2/6)

大乐署旧制,县三十六虡设于,登歌两架设于殿上。望诏有司别造,仍令徐州求泗滨石以充磬材。"许之。先是,晋开运末,礼乐之沦陷,至是,始令有司复二舞、十二案之制。二舞郎及引舞一百五十人,视教坊、开封乐籍,选乐工弟以备其列,冠服准旧制。鼓十二案,其制:设毡床十二,为熊罴腾倚之状,以承其下;每案设大鼓、羽葆鼓、金錞各一,歌、箫、笳各二,凡九人,其冠服同引舞之制。

郊庙殿通用《文德》、《武功》之舞,然其缀兆未称《武功》、《文德》之形容。又依古义,以揖让得天下者,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者,先奏武舞。陛下以推让受禅,宜先奏文舞。《尚书》,舜受尧禅,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请改殿宇所用文舞为《玄德升闻》之舞。其舞人,约唐太宗舞图,用一百二十八人,以倍八佾之数,分为八行,行十六人,皆著履,执拂,服褶,冠贤冠。引舞二人,各执五采纛,其舞状、文容、变数,聊更增改。又陛下以神武平一宇内,即当次奏武舞。《尚书》,周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大定,请改为《天下大定》之舞,其舞人数、行列悉同文,其人皆被金甲、持戟。引舞二人,各执五采旗。其舞六变:一变象六师初举,二变象上党克平,三变象维扬底定,四变象荆湖归复,五变象邛蜀纳款,六变象兵还振旅。乃别撰舞典、乐章。其铙、铎、雅、相、金錞、鼗鼓并引二舞等工人冠服,即依乐令,而《文德》、《武功》之舞,请于郊庙仍旧通用。

有诏:"二舞人数衣冠悉仍旧制,乐章如所请。"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冬至上寿,复用教坊乐。九年,岚州献祥麟;雍熙中,苏州贡白;端拱初,澶州河清,广州凤凰集;诸州麦两穗、三穗者,连岁来上。有司请以此五瑞为《祥麟》、《丹凤》、《河清》、《白》、《瑞麦》之曲,荐于朝会,从之。

自国初已来,御正殿受朝贺,用县;次御别殿,群臣上寿,举教坊乐。是岁冬至,上御乾元殿受贺毕,群臣诣大明殿行上寿礼,始用雅乐、登歌、二舞。是月,和岘又上言:

淳化二年,太中允、直集贤院和〈山蒙〉上言:"兄岘尝于乾德中约《唐志》故事,请改殿二舞之名,舞有六变之象,每变各有乐章,歌咏太祖功业。今睹来岁正会之仪,登歌五瑞之曲已从改制,则文武二舞亦当定其名。《周易》有"化成天下"之辞,谓文德也;汉史有"威加海内"之歌,谓武功也。望改殿旧用《玄德升闻》之舞为《化成天下》之舞,《天下大定》之舞为《威加海内》之舞。其舞六变:一变象登台讲武,二变象漳、泉奉土,三变象

六年,岘又言:"汉朝获天、赤雁、神鼎、白麟之瑞,并为郊歌。国朝,合州瑞木成文,驯象由远方自至,秦州获白乌,黄州获白雀,并合播在弦,荐于郊庙。"诏岘作《瑞文》、《驯象》、《玉乌》、《皓雀》四瑞乐章,以备登歌。未几,岘复言:"《开元礼》,郊祀,车驾还喜德门,奏《采茨》之乐;太极门,奏《太和》之乐。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县但用《隆安》,不用《采茨》。其《隆安》乐章本是御殿之辞,伏详《礼》意,《隆安》之乐自内而,《采茨》之乐自外而,若不并用,有失旧典。今太乐署丞王光裕诵得唐日《采茨曲》,望依月律别撰其辞,每郊祀毕,车驾初奏之。御楼礼毕还,即奏《隆安》之乐。"并从之。太常寺又言:"准令,宗庙殿县三十虡,郊社二十虡,殿加鼓十二案。开宝四年,郊祀误用宗庙之数,今岁亲郊,用旧礼。"有诏,圜丘增十六虡,余依前制。

,唐贞观十四年,景云见,河清,张文收采古《朱雁》、《天》之义,作《景云河清歌》,名燕乐,元会第二奏者是也。伏见今年荆南,京兆、果州嘉禾,黄州紫芝,和州绿,黄州白兔。依月律,撰《神》、《甘》、《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十月,岘又言:"乐中有叉手笛,乐工考验,皆与雅音相应。唐吕才歌《白雪》之琴,《太一》之乐,当时得与县之籍。况此笛足以协十二旋相之,亦可通八十四调,其制如雅笛而小,长九寸,与黄钟等。其窍有六,左四右二,乐人执持,两手相,有拱揖之状,请名之曰"拱宸"。望于十二案、十二编磬并登歌两架各设其一,编于令式。"诏可。

太祖每谓雅乐声,近于哀思,不合中和。又念王朴、窦俨素名知乐,皆已沦没,因诏岘讨论其理。岘言:"以朴所定律吕之尺较西京铜望臬古制石尺短四分,乐声之,良由于此。"乃诏依古法别创新尺,以定律吕。自此雅音和畅,事《律历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