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服。自余百官并布幞、衤兰衫,腰绖。两省五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诸司三品以上,见任前任防御、团练、刺史,内客省、阁门、
内都知、押班等,布
冠、幞
、大袖、衤兰,衫、裙、
,腰绖。诸军、庶民白衫纸帽,妇人素缦不
钗,三日哭而止。山陵前,朔望不视事。
十四日,司天监言:"山陵斩草,用四月一日丙时吉。"十六日,山陵行使蓝继宗言:"据司天监定永安县东北六里曰卧龙冈,堪充山陵。"诏雷允恭覆
以闻。皇堂之制,
八十一尺,方百四十尺。制陵名曰永定。九月十一日,召辅臣赴会庆殿,观
皇堂
,皆生平服御玩好之
。帝与辅臣议及天书,皆先帝尊
膺受灵贶,殊尤之瑞属于元圣,不可留于人间,宜于永定陵奉安。二十三日,奉导天书至长
殿,帝上香再拜奉辞。二十四日,天书先发,帝启奠梓
,读哀册,礼毕,
吉凶仪仗。百官素服赴顺天门外,至板桥立班奉辞。还,诣西上阁门,
名奉
。十月十三日,掩皇堂。十八日,虞主至京。十九日,群臣诣会庆殿行九虞祭。二十三日,祔太庙第七室。
九月二十八日,启菆,以初丧服日一临,易常服
。十月六日,灵驾发引,天
启奠,梓
升龙輴。祖奠彻,与皇太后步
宣德门,群臣辞于板桥。十五日,奉安梓
陵侧。十七日,开皇堂。十一月二日,虞主至,皇太后奠于琼林苑,天
步
集英殿门奉迎,奠于幄。七日,祭虞主。二十九日,祔太庙。主如汉制,不题谥号,及终虞,而行卒哭之祭。
礼院言:"故事,大祥变除服制,以三月二十九日大祥,至五月二十九日礻覃,六月二十九日禫除,至七月一日从吉,已蒙降敕。谨礼学,王肃以二十五月为毕丧,而郑康成以二十七月,《通典》用其说,又加至二十七月终,则是二十八月毕丧,而二十九月始吉,盖失之也。天圣中,《更定五服年月敕》断以二十七月,今士庶所同遵用。夫三年之丧,自天
达,不宜有异。请以三月二十九日为大祥,五月择日而为禫,六月一日而从吉。"于是大祥日不御前后殿,开封府停决大辟及禁屠至四月五日,待制、观察使以上及宗室
军官日一奠,二十
嘉祐八年三月晦日,仁宗崩,英宗立。丧服制度及修奉永昭陵,并用定陵故事,发诸路卒四万六千七百人治之。宣庆使石全彬提举制梓,画样以
,命务
完,毋过华饰。三司请内藏钱百五十万贯、r绢二百五十万匹、银五十万两,助山陵及赏赉。遣使告哀辽、夏及赐遗留
,又遣使告谕诸路。又以听政奠告大行,近臣告升遐于天地、社稷、宗庙、
观,又告嗣位。赐两府、宗室、近臣遗留
。
六月,诏翰林写先帝常服及绛纱袍、通天冠御容二,奉帐坐,列于大升舆之前,仍以太宗玩好、弓剑、笔砚、琴棋之属,蒙组绣置舆中,陈于仗内。十月三日,灵驾发引,其凶仗法擎舁牵驾兵士力士,凡用万二千一百九十三人。挽郎服白练宽衫、练裙,勒帛绢帻。余并如昌陵制。十一月二日,有司奉神主至太庙,近臣题谥号,祔于第六室,以懿德皇后符氏升
。置卫十五百人于陵所,作殿以安御容,朝暮上
,四时致祭焉。
二十一日,群臣临,见帝于东序。阁门使宣
敕曰:"先皇帝奄弃万国,凡在臣僚,毕同号慕,及中外将校,并加存抚。"群臣拜舞称万岁,复哭尽哀,退。是日上表请听政,凡三上,始允。二十三日,陈先帝服玩及珠襦、玉匣、
、襚应
梓
之
于延庆殿,召辅臣通观。明日,大敛成服。二十五日,有司设御坐,垂帘崇政殿之西庑,帘幕皆缟素,群臣叙班殿门外。帝衰服,去杖、绖,侍臣扶升坐。通事舍人引群臣
殿
,西向合班。俟帘卷,群臣再拜,班首奏圣躬万福,随班三呼万岁,退。宰臣升殿奏事如仪。三月一日,小祥,帝行奠,释衰服,群臣
临,退,赴内东门,
名奉
。自是每七日皆临,至四十九日止。十三日,大祥,帝释服,服惨。
五月,翰林学士王珪言:"天之谥,当集中书门下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三品以上,于南郊告天,议定,然后连奏。近制唯词臣撰议,即降诏命,庶僚不得参闻,颇违称天之义。臣拟上先帝尊谥,望诏有司稽详旧典,先之郊,而后下臣之议。"七月,宰臣以下宿尚书省,宗室团练使以上宿都亭驿,请谥于南郊。八月,告于福宁殿、天地、宗社、
观。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真宗崩,仁宗即位。二十日,礼仪院言:"准礼例,差官奏告天地、社稷、太庙、诸陵,应祠祭惟天地、社稷、五方帝诸大祠,宗庙及诸中小祠并权停,俟祔庙礼毕,仍旧。"是日,命阁门使薛贻廓告哀于契丹。宣庆使韩守英为大内都巡检,内侍分领殿门,卫士屯护。阁门使王遵度为皇城四面巡检,新旧城巡检各权添差,益以禁兵
仗,城门亦设
甲,以辨
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