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七(4/6)

祐三年正月,开京城西葛家冈新河,以有司言:"至和中,大水入京城,请自祥符县界葛家冈开生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鲁沟,以纾京城之患。"

神宗熙宁四年七月,程昉请开宋家等堤,畎水以助漕运。八月,三班借职杨琰请增置上下坝闸,蓄水备浅涸。诏琰掌其事。六年九月戊辰,将作监尚宗儒言:"议者请置蔡河木岸,计功颇大。"诏修固土岸。八年,诏京西运米于河北,于是侯叔献请因丁字河故道凿堤置闸,引汴水入于蔡,以通舟运。河成,舟不可行,寻废。十月,诏都水监展惠民河,欲便修城也。九年七月,提辖修京城所请引雾泽陂水至咸丰门,合京、索河,由京、索签入副堤河,下合惠民。都水监谓:"不若于顺天门外签直河身,及于染院后签入护龙河,至咸丰门南复入京、索河,实为长利。"从之。

徽宗崇宁元年二月,都水监言:惠民河修签河次下硬堰毕工。诏立捕获盗泄赏。大观元年十二月,开氵异河入蔡河,从京畿都转运使吴择仁之请也。政和元年十月己酉,诏差水官同京畿监司视蔡河堤防及淤浅者,来春并工治之。

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岁漕上供米六十二万石。

太祖建隆二年正月,遣使往定陶规度,发曹、单丁夫数万浚之。三月,幸新水门观放水入河。先是,五丈河泥淤,不利行舟。遂诏左监门卫将军陈承昭于京城之西,夹汴水造斗门,引京、索、蔡河水通城濠入斗门,俾架流汴水之上,东进于五丈河,以便东北漕运。公私咸利。三年正月,遣右龙武统军陈承昭护修五丈河役,车驾临视,赐承昭钱二十万。乾德三年,京师引五丈河造西水硙。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正月,命发近县丁夫浚广济河。

真宗景德二年六月,开封府言:"京西沿汴万胜镇,先置斗门,以减河水,今汴河分注浊水入广济河,堙塞不利。"帝曰:"此斗门本李继源所造,屡询利害,以为始因京、索河遇雨即泛流入汴,遂置斗门,以便通泄。若遽壅塞,复虑决溢。"因令多用巨石,高置斗门,水虽甚大,而余波亦可减去。三年,内侍赵守伦建议:自京东分广济河由定陶至徐州入清河,以达江、湖漕路。役既成,遣使覆视,绘图来上。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势极浅,虽置堰埭,又历吕梁滩碛之险,非可漕运,罢之。

仁宗天圣六年七月,尚书驾部员外郎阎贻庆言:"五丈河下接济州之合蔡镇,通利梁山泺。近者天河决荡,溺民田,坏道路,合蔡而下,漫散不通舟,请治五丈河入夹黄河。"因诏贻庆与水官李守忠规度,计功料以闻。

神宗熙宁七年,赵济言:"河浅废运,自此物贱伤农,宜议兴复,以便公私。"诏张士澄、杨琰修治。八月,都提举汴河堤岸司言:"欲于通津门汴河岸东城里三十步内开河,下通广济,以便行运。"从之。八年,又遣琰同陈祐甫因汴河置渗水塘,又自孙贾斗门置虚堤八,渗水入西贾陂,由减水河注雾泽陂,皆为河之上源。九年,诏依元额漕粟京东,仍修坝闸,为启闭之节。九年三月,诏遣官修广济河坝闸。元丰五年三月癸亥,罢广济辇运司,移上供物自淮阳军界入汴,以清河辇运司为名,命张士澄都大提举。七月,御史王植言:"广济安流而上,与清河溯流入汴,远近险易较然,废之非是。"诏监司详议。七年八月,都大提举汴河堤岸司言:"京东地富,谷粟可漕,独患河涩。若因修京城,令役兵近汴穴土,使之成渠,就引河水注之广济,则漕舟可通,是一举而两利也。"从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