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七月戊,范
渊言:"因护黄河岸毕工,乞中分为两埽。"诏以广武上、下埽为名。
大抵熙宁初,专导东
,闭北
。元丰以后,因河决而北,议者始
复禹故迹。神宗
惜民力,思顺
,而
官难其人。王安石力主程昉、范
渊,故二人尤以河事自任;帝虽藉其才,然每抑之。
每计料当培低怯,而有司未尝如约,其埽兵又皆给他役,实在者十有七八。今者果大决溢,此非天灾,实人力不至也。臣前论此,并乞审择
官。今河朔、京东州县,人被患者莫知其数,嗷嗷吁天,上轸圣念,而
官不能自讼,犹汲汲希赏。臣前论所陈,
于至诚,本图补报,非敢激讦也。"
七年七月,河溢元城埽,决横堤,破北京。帅臣王拱辰言:"河暴至,数十万众号叫求救,而钱谷禀转运,常平归提举,军
工匠隶提刑,埽岸
料兵卒即属都
监,逐司在远,无一得专,仓卒何以济民?望许不拘常制。"诏:"事
机速,奏覆牒禀所属不及者,如所请。"戊申,命拯护
武埽。
四年四月,小吴埽复大决,自澶注御河,恩州危甚。六月戊午,诏:"东
已填淤不可复,将来更不修闭小吴决
,候见大河归纳,应合修立堤防,令李立之经画以闻。"帝谓辅臣曰:"河之为患久矣,后世以事治
,故常有碍。夫
之趋下,乃其
也,以
治
,则无违其
可也。如能顺
所向,迁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虽神禹复生,不过如此。"辅臣皆曰:"诚如圣训。"河北东路提
刑狱刘定言:"王莽河一径
,自大名界下合大
注冀州,及临清徐曲御河决
、恩州赵村坝
决
两径
,亦注冀州城东。若遂成河
,即大
难以西倾,全与李垂、孙民先所论违背,望早经制。"诏送李立之。
五年正月己丑,诏立之:"凡为小吴决所立堤防,可
河势向背应置埽
,毋虚设巡河官,毋横费工料。"六月,河溢北京内黄埽。七月,决大吴埽堤,以纾灵平下埽危急。八月,河决郑州原武埽,溢
利津、
武沟、刀
河,归纳梁山泺。诏曰:"原武决
已引夺大河四分以上,不大治之,将贻朝廷
忧。其辍修汴河堤岸司兵五千,并力筑堤修闭。"都
复言:"两
垫落,
面阔二十五步,天寒,乞候来
施工。"至腊月竟
云。九月,河溢沧州南
上、下埽,又溢清池埽,又溢永静军阜城下埽。十月辛亥,提举汴河堤岸司言:"洛
广武埽大河
涨,塌岸,坏下闸斗门,万一
汴,人力无以枝梧。密迩都城,可不
虑。"诏都
监官速往护之。丙辰,广武上、下埽危急,诏救护,寻获安定。
元丰元年四月丙寅,决,诏改曹村埽曰灵平。五月甲戌,新堤成,闭
断
,河复归北。初议
河也,故
堙而
,
不得下,议者
自夏津县东开签河
董固以护旧河,袤七十里九十步;又自张村埽直东筑堤至庞家庄古堤,袤五十里二百步。诏枢密都承旨韩缜相视。缜言:"涨
冲刷新河,已成河
。河势变移无常,虽开河就堤,及于河
创立生堤,枉费功力。惟增修新河,乃能经久。"诏可。
八月壬午,立之言:"臣自决相视河
,至乾宁军分
东、西两塘,次
界河,于劈地
海,通
无阻,宜修立东西堤。"诏覆计之。而言者又请:"自王供埽上添修南岸,于小吴
北创修遥堤,候将来矾山
下,决王供埽,使直河注东北,于沧州界或南或北,从故
海。"不从。
三年七月,澶州孙村、陈埽及大吴、小吴埽决,诏外监丞司速修闭。初,河决澶州也,北外监丞陈祐甫谓:"商胡决三十余年,所行河,填淤渐
,堤防岁增,未免泛滥。今当修者有三:商胡一也,横垅二也,禹旧迹三也。然商胡、横垅故
,地势
平,土
疏恶,皆不可复,复亦不能持久。惟禹故渎尚存,在大伾、太行之间,地卑而势固。故秘阁校理李垂与今知
州孙民先皆有修复之议。望召民先同河北漕臣一员,自卫州王供埽
视,讫于海
。"从之。
十一月,都监言:"自曹村决溢,诸埽无复储蓄,乞给钱二十万缗下诸路,以时市梢草封桩。"诏给十万缗,非朝旨及埽岸危急,毋得擅用。
十月,冀州王令图奏:"大河行散漫,河内殊无
,旋生滩碛。宜近澶州相视
势,使还复故
。会明年
,
车晏驾。
九月庚,立之又言:"北京南乐、馆陶、宗城、魏县,浅
、永济、延安镇,瀛州景城镇,在大河两堤之间,乞相度迁于堤外。"于是用其说,分立东西两堤五十九埽。定三等向著:河势正著堤
为第一,河势顺
堤下为第二,河离堤一里内为第三。退背亦三等:堤去河最远为第一,次远者为第二,次近一里以上为第三。立之在熙宁初已主立堤,今竟行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