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兵,钦宗被俘随金军北上。初四,张邦昌尊元皇后为宋太后,派人到济州寻访高宗,又派遣吏部尚书谢克家来迎接。耿南仲率幕府臣僚劝高宗为帝,高宗离席痛哭,推辞不接受。汪伯彦等引用天命人心为据来请求,并且说靖康纪元,正是十二月立康王的征兆。高宗说:“让我再思考思考这件事。”任命淮宁知府赵子裕为宝文阁学士、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总管,统率东南一带勤王兵。张邦昌派遣阎门宣赞舍人蒋师愈等人持书告谕高宗,说自己为帝是权宜从事,即将把帝位让给高宗。高宗也致书各将帅,因没法到京城,已经到达的军队不要进人。听说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李纲在荆湖北路,派遣刘默持节寻访李纲。又告谕宗泽等人,接受张邦昌大楚任命的人在道义上理当诛讨,但是考虑到事出权宜,不可轻举妄动。宗泽回信高宗说,张邦昌乱中篡权,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应该趁早匡正帝位,兴复赵宋,不可以迟延,应该果断。门下侍郎吕好问也送来蜡书,说高宗如果不谋自立的话,恐怕出现不应该当皇帝而当上皇帝的人。初八,谢克家持“大宋受命之宝”到济州,高宗痛哭跪下接受,命令谢克家回到京师,赶快办理仪物。初九,济州百姓父老到军前,说州的四方能看见城中火光冲天,请求高宗在济州即皇帝位。适逢宗泽来信说,南京(今河南商丘)是太祖兴起为王之地,距离四方位置适中,槽运又很容易。于是决定前往应天府(南京)。这天晚上,张邦昌亲手书写敬上延福宫太后尊号为元皇后,人居皇宫,任命尚书左承冯懈为奉迎使。皇后又派遣她哥哥的儿子卫尉少卿孟忠厚持手书给高宗。皇后垂帘听政。张邦昌代理尚书左仆射,率在京的文武百官上表请求称帝,没有答应。十五日,皇后亲手书写诏令告谕朝廷内外,要康王赵构即帝位。十六日,文武百官再次上表,还是没有答应。十八日,冯解等人到济州,文武百官第三次上表劝进,高宗答应代理处理军国事务。十九日,命令宗泽先率军分别驻扎长垣、韦城等县,用来防备发生意外事件。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到济州,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率军来投奔高宗。二十一日,高宗从济州出发,延副总管刘光世从陕州来会合,任命刘光世为五军都提举。二十二日,到达单州。二十三日,到达虞城县。西道都总管王襄率军从襄阳来会合。二十四日,到达应天府。皇后下诏有关部门准备仪卫兵仗和车驾。二十六日,张邦昌到南京应天府,跪在地上痛哭请求处以死罪,高宗慰问抚恤他。秉承诏旨任命汪伯彦为显漠阁直学士,黄潜善为徽酞阁直学士。代理吏部尚书王时雍等人供奉车驾和礼服到达南京,大臣们请求高宗称帝的越来越多,命令有关部门在府门的左边筑坛。
五月初一,高宗登上高坛接受天命即位,礼仪完毕后痛哭,在远方谢罪于徽、钦二帝,在应天府治即位。改元建炎。大赦,平常赦免得不到原谅的全部赦免。张邦昌及答应效力金朝的人,一律不问罪。命令西京留守司修缮崇奉祖宗陵寝。罢除全国神霄宫。停止给散青苗钱。为国捐躯及为保卫康王而死的人家属都得到恩惠奖赏。奉命出使金朝没有归国的人,供给家庭一年的棒禄。应选人及循资者,已经是承直郎的人,改授次等京官。臣僚因动乱离位的人,限一月的时间回到原任。溃兵、群盗都允许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免除对官府的欠负,免除南京及元帅府曾经驻军一个月以上州县的夏税。应天府特奏名举人一律给予同进士出身,免除解试和省试。各路特奏名三次附试以上的人及宗室曾经参加贡举考试的人,都得到恩惠。那些勤王募兵的人把军队交给州县统军的人,然后赶往行在南京。朝廷内外官员及百姓都可以上书陈述民间疾苦,即使冒犯朝廷和皇帝也不问罪。朝廷任命的官员犯罪,不再听取皇帝圣旨裁决。蔡京、童贯、未豹、李彦、孟昌龄、梁师成、谭棋及其子孙,不再进用。朝廷内外大臣,在十日内外分别推举平民百姓有才略的人一名。其他事宜按惯例办理。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元皇后在东京开封,这一天撤除帘布,不再听政。初二,遥尊乾龙皇帝为孝慈渊圣皇帝,元皇后为元太后。下诏史官辨别宣仁圣烈高皇后所遭受的诬谤。在江宁府修筑景灵宫。初三,任命张邦昌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每五天去一次尚书省参决大事。任命河东、北宣抚使范呐为京城留守。初四,遥尊母亲韦贤妃为宣和皇后,遥立嘉国夫人邢氏为皇后。耿南仲罢职。初五,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赶快前往应天府;杨惟忠为建武军节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罢除诸盗及民兵为统制的人,精减他们统率的士兵和马匹隶属五军。初六,以生日为天申节。冯懈罢职,以兵部尚书吕好问为尚书右承。命令中军统制马忠、后军统制张涣率军一万人,赶到河间府追击袭扰金军。初七,任命吕好问兼任门下侍郎。初八,任命黄潜善兼任御营使,汪伯彦为副使,真定府路副总管王渊为都统制,延路副总管刘光世提举一行事务,王时雍贬为黄州安置。命令统制官薛广、张琼率军六千人会合河北山水寨义兵,共同恢复磁州、相州。初九,任命资政殿学士路允迪为京城抚谕使,龙图阁直学士耿延禧为副使。赠吏部侍郎李若水为观文殿学士,溢号忠憨。初十,召太学生陈东前往南京应天府。李纲到江宁,杀死叛乱士卒周德等人。十一日,下诏:因靖康大臣主张求和导致误国,李邦彦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得州安置;吴敏被迁移柳州,蔡愈被迁移英州;李、宁文虚中、郑望之、李邺都因出使金朝请求割地,被贬往广南各州并安置其地。十二日,下诏:张邦昌临机应变,对国家有功,象文彦博一样,每月两次到尚书省。十三日,封后宫潘氏为贤妃。任命江、淮发运使梁扬祖提领东南茶盐事。十四日,天申节,罢除文武百官祝寿。十六日,赐给各路勤王兵还营的士兵钱,每人三千。十七日,因诬谤宣仁圣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