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便。”还奏,上从之。其后遂以猛安谋克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三年四月,召还京师,以为北京留守,赐金鞍、勒马。七年,召为平章政事。先是,省并猛安谋克,及海陵时无功授猛、克者,皆罢之,失职者甚众。思敬请量才用之,上从其请。
思敬前为真定尹,其子取部民女为妾。至是,其兄乞离异,其妾畏思敬在相位,不敢去。诏还其家。
九年,拜枢密使,上疏论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汉人以文理选试。其二,契丹人可分隶女直猛安。其三,盐泺官可罢去。其四,与猛安同勾当副千户官亦可罢。其五,亲王府官属以文资官拟注,教以女直语言文字。上皆从之。其后女直人试进士,夹谷衡、尼厖古鉴、徒单镒、完颜匡辈,皆由此致宰相,实思敬启之也。
久之,上谓思敬曰:“朕欲修《熙宗实录》,卿尝为侍从,必能记其事迹。”对曰:“熙宗时,内外皆得人,风雨时,年谷丰,盗贼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何必余事。”上大悦。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谏如此。大定十三年,薨。上辍朝,亲临丧,哭之恸。曰:“旧臣也。”赙赠加厚,葬礼悉从官给。
孙吾侃术特,大定二十四年,除明威将军,授速滨路宝邻山猛安。
赞曰:劾者让国世祖,以开帝业。撒改治国家,定社稷,尊立太祖,深谋远略,为一代宗臣,贤矣哉。习不失盖前人之愆,著勋五世。《易》曰“有子考无咎”,其此之谓乎。始祖与季弟异部而处,子孙俱为强宗,而取辽之策,卒定于迪古乃,岂天道阴有以相之邪。
部分译文
撒改,是景祖的孙子,韩国公劾者的长子,即世祖的兄长的儿子。劾者在同辈次序中年纪最大。景祖刚刚计划平定各部的时候,喜爱世祖勇敢、有才略。等到儿子们长大,按国中习俗应当分别居住在各个宫室,而景祖却命劾者和世祖同住一处,劾者专门管理家中事务,世祖主持外边事务。世祖承袭节度使,越过劾孙而把职位传给肃宗、穆宗,都是景祖的意志。穆宗刚即位的时候,想到劾者是长兄却没有立为国君,就任命撒改为国相。
穆宗继承父兄的遗业,除掉强硬不服从自己的人,派撒改从马纪岭进军,去攻打阿疏,穆宗自己统领军队,约定在阿疏城下会合。撒改走到阿不塞水,乌延部的斜勒勃堇来拜见,对撒改说:“听说国相要与太师在阿疏城下会合,这是深入敌方必定能取胜的计策,应该先扫平潺蠢、星显的道路,清除那里的附从党徒,夺取民众百姓,然后再会合军队也不晚。”撒改听从了他的话,攻打钝恩城,请求增援军队,穆宗给了他,撒改于是攻下钝恩城,再来与穆宗在阿疏城下会合。钝恩在南,阿疏在北,穆宗起初派撒改分路行军,是要合攻阿疏。听到撒改采用斜勒的计策,先攻取钝恩城,穆宗本来跟他商议时意见不同,很不赞成。等到辽国使臣前来阻止攻打阿疏,然后才认为首先攻取钝恩城有功。穆宗让国相统率征讨留可、诈都、坞塔等地的军队,阿疏逃进辽国,最终没敢回来,留可、诈都、坞塔、钝恩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