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九(2/6)

十二月,尚书省议,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须,皆以银钞相兼,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仍定销铸及接受稽留罪赏格。

运铜矿,民以力科差济之,非所愿也。其顾直即低,又有刻剥之弊。而相视苗脉工匠,妄指人之垣屋及寺观谓当开采,因以取贿。又随冶夫匠,日办净铜四两,多不及数,复销铜及旧钱,送官以足之。今阜通,利通两监,岁铸钱十四万余贯,而岁所费乃至八十余万贯,病民而多费,未见其利便也。”宰臣以闻,遂罢代州、曲二监。

钞之制,外为阑,作纹,其上衡书贯例,左曰:“某字料。”右曰:“某字号。”料号外,篆书曰:“伪造钞者斩,告捕者赏钱三百贯。”料号衡阑下曰:“中都钞库,准尚书符,承都堂札付,勘,令史姓名押字。”又曰:“圣旨印造逐路钞,于某库纳钱换钞,更许于某库纳钞换钱,官私同见钱转。”其钞不限年月行用,如字文故暗,钞纸磨,许于所属库司纳旧换新。若到库支钱,或倒换新钞,每贯克工墨钱若文。库掐、攒司、库副、副使、使各押字,年月日。印造钞引库库、库司、副使各押字,上至尚书官亦押字。其搭印支钱合同,余用印依常例。

承安二年十月,宰臣奏:“旧立钞法,凡以旧易新者,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至大定二十三年,不拘贯例,每张收八文,既无益于官,亦妨钞法,宜从旧制便。若以钞买盐引,每贯权作一贯五十文,庶得多售。”上曰:“工墨钱,贯可令收十二文。买盐引者,每贯可权作一贯一百文。”时钞所数多,民间成贯例者艰于转,诏以西北二京、辽东路从宜给小钞,且许于官库换钱,与它路通行。

八月,提刑司言:“所降陕西钞多于见钱,使民艰于转。”宰臣以闻,遂令本路榷税及诸名钱,折钞。官兵俸,许钱绢银钞各半之,若钱银数少,即全给钞。五年三月,宰臣奏:“民间钱所以艰得,以官豪家多积故也。在唐元和间,尝限富家钱过五千贯者死,王公重贬没,以五之一赏告者。”上令参酌定制,令官民之家以品从力限见钱,多不过二万贯,猛安谋克则以为差,不得过万贯,凡有所余,尽令易诸收贮之。有能告数外留钱者,婢免为良,佣者离,以十之一为赏,余皆没。又谕旨有司,凡使丽还者,所得铜令尽买之。

承安三年正月,省奏:“随榷场若许见钱越境,虽非销毁,即与销毁无异。”遂立制,以钱与外方人使及与易者,徒五年,三斤以上死,驵侩同罪。捕

初,贞元间既行钞引法,遂设印造钞引库及钞库,皆设使、副、判各一员,都监二员,而钞库副则专主书押、搭印合同之事。印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并行,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犹循宋张咏四川之法而纾其期尔,盖亦以铜少,权制之法也。时有罢之者,至是二监既罢,有司言:“钞旧同见钱,商旅利于致远,往往以钱买钞,盖公私俱便之事,岂可罢去!止因有厘革年限,不能无疑,乞削七年厘革之法,令民得常用。若岁久字文磨灭,许于所在官库纳旧换新,或听便支钱。”遂罢七年厘革之限,钞字昏方换。法自此始,而收敛无术,少,民浸轻之。厥后其法屡更,而不能革,弊亦始于此焉。

五月,敕尚书省曰:“民间钞,当限其数,毋令多于见钱也。”四年,上谕宰臣曰:“随有无用官,可为计置,如铁钱之类是也。”或有言铁钱有破损,当令所司以铜钱偿之者,参知政事胥持国不可,上曰:“令偿之尚坏,不偿将尽坏矣!若果无用,曷别为计?”持国曰:“如江南用铜钱,江北、淮南用铁钱,盖以隔阂铜钱不令过界尔。如陕西市易亦有用银布姜麻,若旧有铁钱,宜姑收贮,以备缓急。”遂令有司籍铁钱及诸无用之,贮于库。

初,大定间定制,民间应许存留铜鍮,若申卖官,每斤给钱二百文。其{去廾}藏应禁,首纳者每斤给钱百文,非铜货一百五十文,不及斤者计给之。在都官局及外路造卖铜价,令运司佐贰检校,镜每斤三百十四文,镀金御仙腰带十七贯六百七十一文,五荔支腰带十七贯九百七十一文,抬鈒罗文束带八贯五百六十文,鱼袋二贯三百九文,钹钴铙磬每斤一贯九百二文,铃杵坐铜者二贯七百六十九文,鍮石者三贯六百四十六文。明昌二年十月,敕减卖镜价,防私铸销钱也。旧尝以夫匠逾天山北界外采铜,明昌三年,监察御史李炳言:“顷闻有司奏,在官铜数可支十年,若复每岁令夫匠过界远采,不惟多费,复恐或生边衅。若支用将尽之日,止可于界内采炼。”上是其言,遂不许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