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2/5)

得放手时须放手,可施恩便施恩。

忽一日,独往山中打生,得了几项野味而回。行至中途,地名大树坡,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阱之中,猎偶然未到,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中作声,似有乞怜之意。自励:“业畜,我已誓不害你了。但你今日自投槛阱,非我事。”其虎观自励,中呜呜不已。自励:“我今主放你,你今后切莫害人。”虎闻言。自励破阱放虎。虎得命,狂而去。自励:“人以获虎为利,我却以放虎为仁。我仁而使人失其利,非忠恕之也。”遂将所得野味,置于阱中,空手而回。正是:

伪言有虎原无虎,虎自张稍心上生。

,剿除凶恶。夫妻二人,谢天地不尽。回到船中,那哑手势,问船主如何不来。韦德夫妻与他说明本末。哑合著掌,此亦至异之事也。韦德一路相帮哑行船,直到家中,将船变卖了,造一个佛堂与哑住下,日夜烧香。韦德夫妇终信佛。后人论此事,咏诗四句:

勤自励满面羞惭,叹气,想:“我自小靠爹娘过活,没赚得一文半文,家中来路又少,也怪爹娘不得。闻得安南作,朝廷各募军,本府奉节度使文牒,大张榜文。众兄弟中已有几个应募去了。凭著我一本事,一刀一枪,或者博个衣锦还乡,也未见得。守著这六尺地上,带累爹娘受气,非丈夫之所为也。只是一件,爹娘若知我应募从军,必然不允。功名之际,只可从权,我自有个理。”当下蹒迥勤公、勤婆,竟往府中投军。太守试他武艺众,将他充为队长,军政司上了名字。不一日招募数足,领兵官名编号,给了粮,制办衣甲械,择个征吉日,放炮起。勤自励也不对爹娘说知,直到上路三日后,遇了个县中差役,方才写寄一封书信回来,勤公拆书开看时,写

假使张稍心地正,山中有虎亦藏形。

方才说虎是神明遣来,剿除凶恶,此亦理之所有。看来虎乃旦兽之王,至灵之仁吏而渡河,伏僧而护法,见于史传,可据。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正是:

约莫一月有余,勤自励又引十来个猎到家,借锅煮饭。勤公也:“容他煮罢。”勤婆不肯:“费柴费火,还是小事,只是才说得儿回心,清净了这几日,老娘心里不喜。今日又来缠帐,开了端,辞得哪一个!他日又赔茶赔酒。老娘支持得怕了,索个冷面,莫惯他罢。”勤公见勤婆不允,闪过一边,勤婆将中门闭了,从门内说:“我家不是公馆,柴火不便,别去利市。”众人闻言,只索去了。

话说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漳浦县下乡,有一人姓勤名自励,父母俱存,家足。勤自励幼年时,就聘定同县林不将女儿音为妻,茶枣俱已送过,只等长大成亲。勤自励十二岁上,就不肯读书,了学堂,专好使枪。父母单生的这个儿,甚是姑息,不去拘著他。年登十六,生得长力大,猿臂善,正艺过人。常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无赖弟,三朋四友,和他擎鹰放鹞,驾犬驰猎打生为乐。曾一日死三虎。忽见个黄衣老者,策杖而前,称赞:“郎君之勇,虽昔日卞庄、李存孝不是过也!但好生恶杀,万同情。自古:‘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郎君何故必杀之?此兽乃百兽之王,不可轻杀。当初黄公有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郎君若自恃甚勇,好杀不已,将来必犯天之忌,难免不测之忧矣。”勤自励闻言省悟,即时折箭为誓,誓不杀虎。

男自励无才无能,累

说时节妇生颜雄丧胆魂。

只因勤自励不务本业,家渐渐消乏,又且素慷慨好客,时常引著这三朋四友,到家蒿恼,索酒索。勤公、勤婆之心无所不至。初时犹勉支持,以后支持不来,只得对儿弓说:“你今年已大长,不思务本作家,日逐游,有何了日!别人家儿似你年纪,或农或商,胡得些益,以父母。似你有气,无气,家事日渐凋零,兀自三兄四弟,酒征逐,不知爹娘的将没作有,千难万难,就是衣饰典卖,也有尽时。将来手足无措,连爹娘也有饿死之日哩。我如今与你说过,再引人上门时,茶也没有一杯与他吃了,你莫着急!”勤自励被爹娘教训了一遍,嘿嘿无言,走去了。真个好几日没有人上门蒿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