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个计,且救眼下之厄,忙下马,念念有词,将一草竖立在手,吹口气,叫声:“变!”化了一个大汉,头撑天,脚踏地。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头有城门大,二目似披缸。鼻孔如水桶,门牙扁担长。
胡鬓似竹笋,口内吐金光。大呼“邬文化”,与吾战一场。!
话说邬文化正尽力冲杀,灯光影里见一大汉,比他更觉长大,大呼曰:“那匹夫慢来!吾来也!”邬文化抬头看见,諕得魂不附体:“我的爷来了!”倒拖排扒木,回头就走,也不管好歹,只是飞跑。杨戬化身随后赶来一程,正遇袁洪。杨戬大呼曰:“好妖怪,怎敢如此!”使开三尖刀,飞奔杀来。袁洪使棍抵住。大战一回,杨戬祭哮天犬时,袁洪看见,化一道白光,脱身回营。
且说孟津众诸侯闻袁洪劫姜元帅的大营,惊起南北二镇诸侯,齐来救应。两下混战,只杀到天明。子牙会集诸门人,寻见武王,收集败残人马,点算损折军兵有二十余万;帐下折了将官三十四员;龙须虎被邬文化排扒木绝其性命。──军士有见龙须虎的头挂在排扒木上,因此报知。子牙闻龙须虎被乱军中杀死,子牙伤悼不已。众诸侯上帐,问武王安。杨戬来见子牙,备言:“邬文化冲杀,是弟子…如此治之,方救得行粮无虞。”子牙曰:“一时误于检点,故遭此厄,无非是天数耳。”心下郁郁不乐,纳闷中军。
且说袁洪得胜回营,其本往朝歌报捷:“邬文化大胜周兵,尸塞孟津,其水为之不流。”群臣具贺:“自征伐西岐,从未有此大胜。”纣王大喜,日日纵乐,全不以周兵为事。
且说杨戬来见子牙曰:“如今先将大汉邬文化治了,然后可破袁洪。”子牙曰:“须得…如此,方可绝得此人。”杨戬领令,去到孟津哨探路径。走有六十里,至一所在,地名蟠龙岭。此山弯环如蟠龙之势,中有空阔一条路,两头可以出入。杨戬看罢,心下大喜曰:“此处正好行此计也!”忙回见子牙,备言:“蟠龙岭地方可以行计。”子牙听说大喜,在杨戬耳边备说:“…如此如此,可以成功。”杨戬遂自去了。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