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各样的杂说,写齐了来请教老师。”虞博士:“足见年兄才名,令人心服。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令堂可曾旌表过了么?”武书
:“先母是合例的。门生因家寒,一切衙门使费无
,所以迟至今日。门生实是有罪。”虞博士
:“这个如何迟得?”便叫人取了笔砚来,说
:“年兄,你便写起一张呈
节略来。”即传书办到面前,吩咐
:“这武相公老太太节孝的事,你作速办妥了,以便备文申详。上房使用,都是我这里
。”书办应诺下去。武书叩谢老师。众人多替武书谢了,辞别
去。虞博士送了回来。
次日,便往元武湖去拜庄征君,庄征君不曾会。虞博士便到河房去拜杜少卿,杜少卿会着。说起当初杜府殿元公在常熟过,曾收虞博士的祖父为门生。殿元乃少卿曾祖,所以少卿称虞博士为世叔。彼此谈了些往事。虞博士又说起仰慕庄征君,今日无缘,不曾会着。杜少卿:“他不知
,小侄和他说去。”虞博士告别去了。
次日,杜少卿走到元武湖,寻着了庄征君,问:“昨日虞博士来拜,先生怎么不会他?”庄征君笑
:“我因谢绝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杜少卿
:“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
士气。他襟怀冲淡,上
恰好常熟有一位大老康大人放了山东巡抚,便约了虞博士一同京,住在衙门里,代
些诗文,甚是相得。衙门里同事有一位姓尤,名滋,字资
;见虞博士文章品行,就愿拜为弟
,和虞博士一房同住,朝夕请教。那时正值天
求贤,康大人也要想荐一个人。尤资
:“而今朝廷大典,门生意思要求康大人荐了老师去。”虞博士笑
:“这征辟之事,我也不敢当。况大人要荐人,但凭大人的主意;我们若去求他,这就不是品行了。”尤资
:“老师就是不愿,等他荐到皇上面前去,老师或是见皇上,或是不见皇上,辞了官爵回来,更见得老师的
。”虞博士
:“你这话又说错了。我又求他荐我,荐我到皇上面前,我又辞了官不
:这便求他荐不是真心,辞官又不是真心。这叫
甚么?”说罢,哈哈大笑。在山东过了两年多,看看又
京会试,又不曾中。就上船回江南来,依旧教馆。
又过了三年,虞博士五十岁了,借了杨家一个姓严的家跟着,再
京去会试。这科就中了
士,殿试在二甲,朝廷要将他选
翰林。那知这些
士,也有五十岁的,也有六十岁的,履历上多写的不是实在年纪;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五十岁。天
看见,说
:“这虞育德年纪老了,着他去
一个闲官罢。”当下就补了南京的国
监博士。虞博士
喜
:“南京好地方!有山有
,又和我家乡相近!我此番去,把妻儿老小接在一
,团圞着,
如
个穷翰林!”当下就去辞别了房师、座师,和同乡这几位大老。翰林院侍读有位王老先生,托
:“老先生到南京去,国
监有位贵门人,姓武,名书,字正字;这人事母至孝,极有才情。老先生到彼,照顾照顾他。”虞博士应诺了。收拾行李,来南京到任,打发门斗到常熟接家眷。此时公
虞
祁已经十八岁了,跟随母亲一同到南京。虞博士去参见了国
监祭酒李大人,回来升堂坐公座。监里的门生,纷纷来拜见。虞博士看见帖
上有一个武书。虞博士
去会着,问
:“那一位是武年兄讳书的?”只见人丛里走
一个矮小人,走过来答
:“门生便是武书。”虞博士
:“在京师久仰年兄克敦孝行,又有大才。”从新同他见了礼,请众位坐下。武书
:“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幸。”虞博士
:“弟初到此间,凡事俱望指教。年兄在监几年了?”武书
:“不瞒老师说,门主少孤,奉事母亲,在乡下住。只
一人,又无弟兄,衣服饮
,都是门主自己整理。所有先母在日,并不能读书应考。及不幸先母见背,一切丧葬大事,都亏了天长杜少卿先生相助。门生便随着少卿学诗。”虞博士
:“杜少卿先生向日弟曾在尤资
案
见过他的诗集,果是奇才。少卿就在这里么?”武书
:“他现住在利涉桥河房里。”虞博士
:“还有一位庄绍光先生,天
赐他元武湖的,他在湖中住着么?”武书
:“他就住在湖里。他却轻易不会人。”虞博士
:“我明日就去求见他。”武书
:“门生并不会作八
文章,因是后来穷之无奈,求个馆也没得
。没奈何,只得寻两篇念念,也学
两篇,随便去考,就
了学。后来这几位宗师,不知怎的,看见门生这个名字,就要取
一等第一,补了廪。门生那文章,其实不好。屡次考诗赋,总是一等第一。前次一位宗师合考八学门生,又是八学的一等第一,所以送
监里来。门生觉得自己时文到底不在行。”虞博士
:“我也不耐烦
时文。”武书
:“所以门生不拿时文来请教。平日考的诗赋,还有所作的《古文易解》,以
起来。发榜那日,报录人到了镇上,祁太公便同了来,说:“虞相公,你中了。”虞博士病中听见,和娘
商议,拿几件衣服当了,托祁太公打发报录的人。过几日,病好了,到京去填写亲供回来,亲友东家,都送些贺礼。料理去上京会试,不曾中
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