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回(2/4)

次日,夏总甲果然替周先生说了,每年馆金十二两银,每日二分银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

到家门。俺合衙门的人都拦着街递酒。落后请将周先生来,顾老相公亲自奉他三杯,尊在首席。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顾老相公为这戏,心里还不大喜,落后戏文内唱到梁灏的学生却是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顾老相公知是替他儿发兆,方才喜了。你们若要先生,俺替你把周先生请来。”众人都说是好。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箸面吃了,各自散讫。

内中一人问申祥甫:“你亲家今日在那里?何不来陪先生坐坐?”申祥甫:“他到快班李老爹家吃酒去了。”又一个人:“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着实

闲话休题。周因他说这样话,倒不同他让了,竟僭着他作了揖。众人都作过揖坐下。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余都是清茶。吃过了茶,摆两张桌杯箸,尊周先生首席,梅相公二席,众人序齿坐下,斟上酒来。周接酒在手,向众人谢了扰,一饮而尽。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公、鲤鱼、肚、肺、肝、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箸也不曾下。申祥甫:“今日先生为甚么不用肴馔?却不是上门怪人?”拣好的递了过来。周拦住:“实不相瞒,我学生是长斋。”众人:“这个倒失于打。却不知先生因甚吃斋。”周:“只因当年先母病中,在观音菩萨位下许的,如今也吃过十几年了。”梅玖:“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有个先生的一字至七字诗,…”众人都停了箸听他念诗。他便念:“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念罢,说:“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着:“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着!”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周不好意思。申祥甫连忙斟一杯酒:“梅三相该敬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梅玖:“我不知,该罚不该罚!但这个话不是为周长兄,他说明了是个秀才。但这吃斋也是好事。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长斋,后来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来,外祖母:‘丁祭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大则降灾,小则害病。’只得就开了斋。俺这周长兄,只到今年秋祭,少不得有胙送来,不怕你不开哩。”众人说他发的利市好,同斟一杯,送与周先生预贺,把周先生脸上羞的红一块,白一块,只得承谢众人,将酒接在手里。厨下捧来,一大盘实心馒,一盘油煎的扛火烧。众人:“这心是素的,先生用几个。”周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心。

到了十六日,众人将分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学的梅三相陪客。那梅玖着新方巾,老早到了。直到巳牌时候,周先生才来。听得门外狗叫,申祥甫走去迎了来。众人看周时,旧毡帽,穿元紬旧直裰,那右边袖同后边坐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紬鞋,黑瘦面白胡。申祥甫拱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周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梅玖:“今日之事不同。”周再三不肯。众人:“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罢”梅玖回顾来向众人:“你众位是不知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只是今日不同,还是周长兄请上。”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就如女儿嫁人的: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妾,就到发白了,还要唤“新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