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汤
治产后虚羸劳损补乏方。
) 大枣(三十枚) 茯苓 甘草 当归 桂心 麦门冬 地黄上十味, 咀,以
二斗煮羊
,取一斗,去
,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獐骨(一) 远志 黄 芍药
姜 防风 茯苓
朴(各三两) 当归 橘
甘草独活 芎 (各二两) 桂心 生姜(各四两)
上八味, 咀,以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上十五味,五石并为末,诸药各 咀,以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去滓,分六服。若中风,加葛
、独活各二两,下痢加龙骨一两。
治产后虚羸,盗汗,涩恶寒方。
主病如前方。
上十六味, 咀,以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一服五合,日三夜一服。
治产后气虚方杏仁 橘 白前 人参(各三两) 苏叶 半夏(各一升) 桂心(四两) 生姜(十两)麦门冬(一两)
上九味, 咀,以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
鲤鱼(二斤) 豉 葱白(切,各一升) 姜 桂心(各二两)
治妇人产后上气,奔豚、积劳、脏气不足,中烦躁,关元以下如怀五千钱状方∶
上五味, 咀四,以
一斗煮鱼,取六升,去鱼,纳诸药,微火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取微汗即愈,勿用生鱼。
(七升,无则用羊
) 白
(一升半) 当归 人参 独活(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一两半) 附(二枚) 大枣(十二枚)
内补黄汤
治产后风虚,汗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方。
上十三味, 咀,以二斗五升,煮
,取一斗三升,去
,纳药,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当归芍药汤
猪膏煎
鹿汤
人参 当归 生姜(各二两)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朴 桂心 当归 细辛 芍药 石膏 桔梗(各三两) 甘草 黄芩 泽泻(各二两)吴茱萸(五两,《千金翼》作大黄)
地黄(四两)
姜(一两)
桂枝加附汤
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不调方。
紫石英 生姜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白石英 钟(各二两半) 茯苓
地黄上十二味,三石为末, 咀诸药,以
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若中风,加葛
四两。
上六味, 咀,以七升,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补气方。
上四味,煎令调和,五上五下,膏成随意以酒服方寸匕,(当炭火上熬)。
上八味, 咀,诸药以中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汤
鹿(四斤)
地黄 甘草 芎 (各三两) 黄 芍药 麦门冬 茯苓(各二两)
獐骨汤
上十五味, 咀,以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纳药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猪膏 生姜 白
(各一升) 清酒(五合)
鲤鱼汤
治产后虚损,逆害饮方。
当归(一两半)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 地黄 甘草(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
黄 当归 芍药 地黄 半夏(各三两) 茯苓 人参 桂心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五味
白术 泽泻(各二两)
姜(四两) 大枣(三十枚)
紫石英 钟 白石英 赤石脂 石膏 茯苓 白术 桂心 芎 甘草(各二两) 薤白(六两) 人参 当归(各三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治产后虚冷七伤,时寒,
痛乏力,补肾,治百病方。
吴茱萸汤
三石汤
治产后虚,寒
自汗
方。
治妇人七伤,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
并诸虚乏不足,少气,心悸不安方。
上十三味, 咀,以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三剂佳。
杏仁汤
治妇人虚,
汗不止,或时盗汗方。
吴茱萸三两,以清酒三升渍一宿,煮如蚁鼻沸,减得二升许,半分之顿服一升,日再,间日再作服。亦治产后腹中疾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