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太守白薇
上十味为末,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盛药令满,纳妇人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黄冷
,
尽即止,可幸御,自有
。若未见病
,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别有葶苈、砒霜各半两),此药为服朴硝汤恐去冷恶
不尽,以导药下之。值天
冷不疼,不须着导药。亦有着盐为导药者,然不如此药。其服朴硝汤后,即安导药,经一日外,乃服紫石门冬
。
又方 治妇人久无或断绪上
下冷,百病皆治之方。
治月不利,闭
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
方。
紫石英 天门冬(各三两) 当归 芎 紫葳 卷柏 桂心 乌
地黄 牡蒙(《千金翼》作牡荆,《外台》作牡蒙) 禹余粮 石斛 辛夷(各二两) 人参 桑寄生 续断细辛
朴
姜
茱萸 牡丹
膝(各二十铢) 柏
仁(一两) 薯蓣 乌贼骨甘草(各一两半)
覆盆 五味
(各一升) 天雄(一两) 石斛 白术(各三两) 桑寄生(四两) 天门冬(九两) 紫石英(二两) 菟丝
(一升)
上九味治下筛,先,酒服方寸匕,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
气不少而无
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良。
上三十二味为末,和
如梧
大,酒服十五
,日再,稍加至三十
,当有所去。小觉有异即停服。
白薇 细辛 防风 人参 秦椒 白蔹(一作白芷) 桂心 膝 秦艽 芜荑 沙参 芍 各二十铢) 桃仁 紫石英(各一两半) 钟
地黄 白石英(各二两) 鼠妇(半两)
蛭 虻虫(各十五枚) 吴茱萸(十八铢) 麻布叩
(一尺烧)
白薇 细辛(各三十铢) 人参 杜蘅(《古今录验》用牡蛎) 牡蒙 朴 半夏 白僵蚕 当归 紫菀(各十八铢)
膝 沙参
姜 秦艽(各半两) 蜀椒 附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七味为末,和
如梧
大,先
服三
,不知可增至四五
。此药不可常服,觉有娠即止,用之大验(崔氏有桔梗、丹参各十八铢)。
梅仁 辛夷(各
萸(《千金翼》作苦瓠) 当归(各一两) 细辛 五味
姜(各二两) 大黄
上二十六味为末,和
如梧
大,酒服十
,日三,渐增至三十
,以腹中
为度。
主令妇人有方。
承泽
治丈夫气不足,不能施化,施化无成方。
上二十八味为末,和
如梧
大,酒服十五
,日再,渐增至四十
,以知为度,亦可至五十
。慎猪
生冷,酢
鱼蒜驴
等,觉有娠即停。三月正择
时,可
肝及心。至四月、五月不须,但不可故杀,令
短寿,遇得者大良。
论曰∶古者求,多用庆云散、承泽
,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
庆云散
治全不产及断绪方。
紫石门冬
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绝产方。
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
白薇 地黄
姜 车前
蜀椒(各十八铢) 紫石英 本 石膏
卷柏(各二十铢)赤石脂(一两) 泽兰 白龙骨 远志 麦门冬 茯苓 太乙余粮(各二两)当归 芎 蛇床
(各一两) 白芷 覆盆
桃仁 人参(各一两半) 桂心 蒲黄(各二两半) 细辛(三两) 橘
(半两)
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