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述:“他是我们历城(山东历城县也)同乡。我本来住在历城会馆。就因为上半年,同乡京官在会馆议他的罪状,起了底稿给他看过,要他当众与祖父叩
伏罪。又当众写下了孝养无亏的切结,说明倘使仍是不孝,同乡官便要告他。当日议事时,我也在会馆里,同乡中因为我从前当过几天京官,便要我也署上一个名。我因为从前虽
过官,此刻已是经商多年了,官不官,商不商,便不愿放个名字上去。好得畅怀先生和我同在一起,他是绍兴人,我就跟他搬到此地来避了。论起他的家世,我是知的最详。那老
本来是个火居
士,除了代别人唪经之外,还鬼鬼祟祟的会代人家画符治病,偶然也有治好的时候,因此人家上他一个外号,叫
‘符最灵’。这个名气传了开去,求他治病的人更多了,居然被他积下了几百吊钱。生下一个儿
,却是很没
息的,长大了,游手好闲,终日不务正业。老
儿代他娶了一房媳妇,要想仗媳妇来
束儿
。谁知非但
束不来,小夫妻两个反时时向老
儿吵闹,说老人家是个守财虏,守着了几百吊钱,不知
拿
来给儿
买卖,好歹也多挣几文,反要怪
儿
的不务正业,你叫我从那个上
起!吵得老
儿没了法了,便拿几百吊钱
来,给儿
小买卖,不多几天,亏折个罄尽。他不怪自己不会打算,倒怪说本钱太少了,所以不能赚钱。老
儿没奈何,只得又拿些
来,不多几天,也是没了。如此一拿动了
,以后便无了无休了,足足把他半辈
积攒下来的几吊钱,化了个一
二净。真是俗语说的是个讨债儿
,把他老
的钱
净了,便得了个病,那时候符最灵变了‘符不灵’了,医治无效,就此呜呼了。且喜代他生下一个孙
,就是现在那个宝货符弥轩了。他儿
死了不上一个月,他的媳妇就带着小孩
去嫁了。这一嫁嫁了个江西客人,等老
知
了时,那江西客人已经带着那婆娘回籍去了。老
儿急得要死,到历城县衙门去告,上下打
,不知费了多少手脚,才得历城县向江西移提了回来,把这个宝货孙
断还了他。那时这宝货只有三岁,亏他祖父符最灵百般抚养,方得长大,到了十二三岁时,实在家里穷得不能过了,老
便把他送到一家乡绅人家去
书僮。谁知他却生就一副聪明,人家请了先生教
弟读书,他在旁边听了,便都记得。到了背书时,那些
弟有背不下去的,他便在旁边偷着提他。被那教读先生知
了,夸奖他聪明,便和东家说了,不叫他
事,只叫他在书房伴读。一连七八年,居然被他完了篇。那一年跟随他小主人
京乡试,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
言无状起来。小主人骂了他,他又反
相稽。他小主人怒极了,把他撵走了,从此他便
落在京。幸喜写的一笔好字,并且善变字
,无论颜、柳、欧、苏,都能略得神似。别人写的字,被他看一遍,他摹仿起来,总有几分意思。因此就在琉璃厂卖字。倒也亏他,混了三年,便捐了个监生下乡场,谁知一
就中了。次年会试连捷,用了主事,签分了吏
。那时还是住在历城会馆里。可巧次年是个恩科,他的一个乡试座主,又放了江南主考,
他的才,把他带了去帮阅卷。他便向
里请了个假,跟着到了江南。从中不知怎样鬼混,卖关节舞弊,
了几个钱。等主考回京复命时,他便逗留在上海,滥嫖了几个月,娶了一个烟
中人,带了回山东,骗人说是在苏州娶来的
人闯了来,向我
一揖,我不觉愕然。定睛一看,原来正是前几天在弥轩家里看见的老
。我便起
还礼。那老
战兢兢的说
:“忝在同居,恕我荒唐,有残饭乞赐我一碗半碗充饥。”我更觉愕然
:“你住在那里?我几时和你同居过来?”那老
:“弥轩是我小孙,彼此岂不是有个同居之谊。”我不觉吃了一惊
:“如此说是太老伯了!请坐,请坐。”老
:“不敢,不敢!我老朽走到这边,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只求有吃残的饭,赐
充饥,就很
激了。”我听说忙叫厨
炒了两碗饭来给他吃。他忙忙的吃完了,连说几声“多谢”便匆匆的去了。我要留他再坐坐谈谈。他
:“恐怕小孙要过来不便。”说着,便去了。我遇了这件事,一肚
狐疑,无
可问,便走
了大门,顺着脚步儿走去,走到山会邑馆,见了王伯述,随意谈天,慢慢的便谈到今天那老
的事。伯述
:“弥轩那东西还是那样吗,真是岂有此理!这是认真要我们设法告他的了。”我
:“到底是甚么样一桩事呢?符弥轩虽未补缺,到底是个京官,何至于把乃祖
到这个样
,我倒一定要问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