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十九回 责孝dao家ting变态 权寄宿
且喜自从打破了tou之后,那边便声息俱寂,我便安然鼾睡。一觉醒来,已是九点多钟,连忙叫茶房来,要了水,净过嘴脸,写了两封信,拿到帐房里,托他代寄。走过客堂时,却见杏农坐在那里,和昨夜我看见的那小子说话。原来佛照楼客栈,除了客房之外,另外设了两座客堂,以为寓客会客之用。杏农见我走过,便起shen招呼dao:“起来了么?”我dao:“想是到了许久了。”杏农dao:“到了一会儿。”说着,便走近过来,我顺便让他到房里坐。他一面走,一面说dao:“方才来回候你,你未起来,恰好遇了一个朋友,有事托我料理。此时且没工夫谈天,请你等我一等,我去去再来。”说罢,拱手别去。
我回到房里,等了许久,直到午饭过后,仍不见杏农来。料得他既然有事,未必再来的了,我便chu门到外面逛了一趟,又到向来有来往的几家字号里去走走。及至回到栈时,已经四点多钟,客栈饭早,茶房已经开上饭来。吃饭过后,杏农方才匆匆的来了。chuan一口气,坐定说dao:“有劳久候了!”我dao:“我饭后便chu去办了一天事,方才回来。”杏农dao:“今天早起,我本来专诚来回候你;不料到得此地,遇了一个敝友,有点为难的事,就代他调排了一天,方才停当。”我dao:“就是早起在客堂里那一位么?”杏农dao:“正是,他本来住在你这里贴隔bi的房间。我到此地时才八点钟,打你的门,你还没有起来我正要先到别chu1走走,不期遇了他开门chu来,我便揽了这件事上shen,直到此刻才办妥了。”
我dao:“昨夜我听见隔bi房里有人哭了许久,后来又吵闹了一阵,不知为的是甚么事?”杏农叹dao:“说起来,话长得很。我到了天津,已经十多年,初到的时候,便识了这个朋友。那时彼此都年轻,他还没有娶亲,便就了这里招商局的事。只有一个母亲,在城里租了我的两间余屋,和我同住着;几两银子薪水,虽未见得丰盛,却也还过得去。”我笑dao:“你说了半天他,究竟他姓甚名谁?”杏农dao:“他姓石,别字映芝,是此地北通州人。他祖父是个翰林,只放过两回副主考,老死没有开坊,所以穷的了不得。他老子是个江苏知县,署过几回事,临了闹了个大亏空,几乎要查抄家产,为此急死了。遗下两房姨太太,都打发了。那时映芝母子,本没有随任,得信之后,映芝方才到南京去运了灵柩回来。可怜那年映芝只得十五岁!”
我听了这话,不觉心中一动,暗想我父亲去世那年,我也只得十五岁,也是chu门去运灵柩回家的,此人可谓与我同病相怜的了。因问dao:“你怎么知dao的这般详细?”杏农dao:“我同他一相识之后,便气味相投,彼此换了帖,无话不谈的;以后的事,我还要知得详细呢。他运柩回来之后,便到京里求了一封荐信,荐到此地招商局来。通州离这里不远,便接了他母亲来津。那时我的家眷也在这里,便把我住的房子腾chu两间,转租给他。因此两下同居,不免登堂拜母。那时却也相安无事。映芝为人,十分驯谨,一向多有人和他zuo媒;映芝因为家dao贫寒,虽有人提及,自己也不敢答应。及至服阕之后,才定了这天津城里的一位贫家小姐,却也是个书香人家,丈人是个老儒士。谁知过门之后,不到一年光景,便闹了个婆媳不对,天天吵闹不休,连我们同居的也不得安。”我dao:“想是娶了个不贤的妇人来了。这不贤妻、不孝子,最是人生之累。”
杏农叹dao:“在映芝说呢,他母亲在通州和妯娌亲戚们,都是和和气气的,从来不会和人家拌嘴;在我们旁观的呢,实在不敢下断语。从此那位老太太,因为和媳妇不对,便连儿子也厌恶起来了,逢着人便数说他儿子不孝。闹的映芝没有法子,便写了一纸休书要休了老婆。他老太太知dao了,便闹的天翻地复起来,说映芝有心和他赌气:‘难dao你休了老婆,便罢了不成!左右我和你拚了这条命!’如此一来,吓的映芝又不敢休了。这位媳妇受气不过,便回娘家去住几天,那柴米油盐的家务,未免少了人照应。老太太又不答应了,说dao是:‘我偌大年纪了,儿子也长大了,媳妇也娶了,还要我当这个穷家!’映芝没法子,只得把老婆接了回来。映芝在招商局领了薪水回来,总是先jiao给母亲,老太太又说我不当家,jiao给我zuo甚么;只得另外给老太太几块钱零用,他又不要。及至吵骂起来,他总说‘儿子媳妇没有钱给我用,我要买一gen针、一条线,都要求媳妇指toufeng里宽一宽,才liu得chu来!’诸如此类的闹法,一个月总有两三回。他老太太高兴起来,便到街坊邻舍上去,数落他儿子一番。再不然,便找到映芝朋友家里去,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