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却泛扁舟(2/3)

我闻言透过珠帘向外望去,以我的目力,一便看到一艘没有船篷的小舟正在湖上随波起伏,舟上只有两人,一个是布衣儒服的男,一个是黄冠的士,那士手中拿着撑船的竹竿,在船尾临风而立,双臂较为颀长,那男却是据船,手执琵琶,背上背着长剑,正仰向那士说着什么,从我的方向只能看到二人侧面,但是也可看二人气度便觉不凡,吴越乃是江南繁盛之地,地灵人杰,英才辈,只是不能尽为南楚所用罢了。而且这两人能以琴歌震人魂魄,若非有小顺相护,我恐怕已经受伤了。

那布衣儒士温和地:“阁下请勿见怪,敝友直,多有冒犯,不过我等江湖野人,不便和世家豪门相,还请阁下见谅。”言辞和缓,虽然暗藏疏远拒绝之意,听起来却不那么刺耳了。

一曲未终,呼延寿已经回舱禀报:“公,三里之外有一艘游船,乐声是从那里传的。”

这时,琵琶声一变,却是变得激昂壮烈,宛若铁骑突,银瓶乍破,琵琶声中,我只觉得心加速,气血翻涌,面上顿时没了血,珠帘飞起,原本在后舱定的小顺突然现,飞掠到我后,一掌在我背心,一缕真气渡,片刻,我才长气,平静了下来。呼延寿则是面一寒,向外走去,显然是查探敌踪去了。

我微微一愣,这原本是我在江夏见陆信练兵所作之词,后来为德亲王所获,他十分喜,每于军中唱,我的词风并不以豪迈为主,这一首却是苍劲雄浑,只是自从德亲王殁后,我又投了大雍,虽然我的诗词仍然在南楚传,但是这一首却很少有人传唱,或者是觉得我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后名”这样的句吧,尤其是现在,我已经公然领军攻吴越,还有人敢唱这首词,倒也难得。想到此,方才险些被琴音所乘的恼意渐渐散去。

我闻言心中一喜,令呼延寿去吩咐一声,将画舫靠近游船,挑帘走船舱,扬声:“这位仁兄弹得好琵琶,长一曲歌也是惊破世间闲鸥鹭,在下嘉兴云无踪,相请两位过来喝杯清茶,不知两位可肯赏光么?”

呼延寿闻言大怒,双目炯炯望着那士,双手握,指节发轻响,似猛虎将择人而噬。那士冷冷一笑,一双利毫不示弱地迎上呼延寿的目光,周沉凝的杀气。

说话之时,那布衣儒士也是目光炯炯地望着对面画舫上面的锦衣公,心中暗暗探究这人来历。这艘画舫乃是吴州最大的绣庄“撷绣坊”所有“撷绣坊”几乎垄断了江南五成的苏绣,南楚名绣顾绣娘七大弟

想到此,我兴奋地:“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可不能不见。”话音刚落,还不等呼延寿言反对,后已经传来一声冷哼,我一抖,回对小顺:“下不为例,仅此一次。”地望着他,只怕他言反对,这次走可是我费了许多力气才说服小顺的,各理由摆了半天,才让小顺,但是一路上也是闷闷不乐,我在画舫小住,他始终在后舱定,就是和我斗气呢,否则他历来都是在我边伺候的。

那布衣儒士略一皱眉,放下琵琶,也向画舫望来,他上一缕剑气冲天而起,却不是和那士的杀气汇合,而是将两人暗斗阻断,虽然如此,呼延寿也是面苍白,似乎受到重击,不过他心志毅,又是常常面对宗师级手的气势凌(小顺的特训),眉宇间丝毫没有示弱,反而更是敌意。那士被同伴剑气阻挠,他对这同伴素来尊重,却没有生恼意,但是见到呼延寿竟也能不减威势,倒是心中佩服,眉宇间缓和了许多。

那黄冠士偏过脸来望了我一,冷笑:“我们是贫寒之人,不作世家弟的嘉宾,阁下既是祖籍嘉兴,当知日前嘉兴遭劫之事,可是贫不见阁下有悲愤难言之态,却在这仲时分,嬉游湖上,当真是没有心肝之人,这等薄情寡义,怎和我们说话。”

小顺目中寒光四,望向琵琶传来的方向,周隐隐的杀气,这时,湖上传来一个男引吭歌的声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外声。沙场秋兵。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顺心中本来是很不兴的,本不愿江哲再惹是非,但是见到公神采焕然,举止间更是多了放纵逍遥之意,再想到公在雍都,纵然是繁华,天之乐,却也掩不住淡淡的倦意,只有在暂时摆脱红尘琐事之后才能如此开怀,心中生不忍,叹气:“见就见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