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乡音无改(2/5)

那青衣少年闻言神一动,笑:“原来是嘉兴荆氏的才,听说荆兄十四岁时已经中了举人,若非近年来闭门读书,不求功名,只怕已经名登金榜,成了南楚的栋梁之材了。”

荆信正下楼,趁机归家,还没有走下楼梯,只见几个步履沉凝的黑衣军士护着一个青衣少年走上楼来,荆信心中一惊,还未作反应,一个军士已经一把将他推到一边,着刀柄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个时候还在烟雨楼连?”那军士杀气隐隐,显然荆信若是回答不当,就要将他一刀杀死。

荆信微微苦笑,看了一那几个刀而立的军士,:“敢不从命。”

那青衣少年走上前来,笑:“这倒是我们失礼了,烟雨楼本是人人都可以来此赏玩的胜地,兄台在此也没有什么奇怪。在下霍琮,请问兄台尊姓大名,我见兄台气度不凡,这般时候还在外面连,想必是嘉兴青年俊杰。”

荆信却是站在楼上低不语,神冰寒,想到父亲在楚州受辱,一路上逃难也是十分艰难,可是在嘉兴世家弟看来,不过是装腔作势,真是令他痛恨不已,心中突然生一个念,若是自己从军作战,将雍军逐吴越,想来应该不会有人再指责荆氏通敌了。这个念一生来,便如烈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这时,楼下传来纷之声,他走到另外一扇窗,向下望去,街上到都是慌失措的民众,雍军如同青黑的铁一般正从四面八方涌,在他们的势威下,这些无力自保的南楚平民纷纷闭归家,整座嘉兴城已经渐渐落雍军的控制。

荆信微怒:“晚生本来在此赏玩湖景,贵军城,不及闪避,若是你等要因此加害,晚生也无话可说。”

荆信已经略带几分酒意,指着楼前的湖:“嘉兴南湖,素有东南奇秀之称,此是滮湖,嘉兴西南名秀川,有鸳鸯湖

那青衣少年闻言淡淡一笑,:“荆兄过誉了,我不过是附骥之人,并无可取之,今日和荆公有缘相见,霍某有意请公共饮几杯,不知公意下如何?”

荆信凝神瞧去,这青衣少年不过十六、七岁,容貌平平,不甚众,却是神淡然,而那几个黑衣军士一便可看非是普通军士,荆信虽然对军务不甚了然,但也知雍军服以黑为贵,能够穿着黑衣黑甲的,必然是雍军猛士。这少年如此年纪,就可以指挥这些黑衣军士,必然是雍军重要人,虽然知此人乃是南楚的敌大仇,但见他和颜悦,荆信心中却是生不丝毫厌恶仇恨之,再见他眉宇之间自有一雍容淡漠的气度,更是不敢怠慢,躬施礼:“晚生荆信,不敢当俊杰之称。”

那军士笑:“你这书生倒是盛气凌人得很。”言罢回:“霍公,可要将他监押起来么?”

那青衣少年邀请荆信席,楼中伙计在雍军军士监视下,战战兢兢地送上酒菜。荆信本是心中忐忑不安,但是几杯酒之后,见那青衣少年不曾提起荆氏和江哲的关系,也不曾有意招揽,他心中才平静下来,虽然不免有些自嘲,看来自己的才学还不,但是言谈举止之间已经是挥洒自如。那青衣少年自称初次来到嘉兴,便向荆信问及嘉兴名胜。

是心思沉之人,闻言也不由然大怒,荆长卿在楚州遇险,幸好有人暗中相救,才将荆长卿一家送回嘉兴,荆信若非留在家乡侍奉祖父,也必然遭此劫难。那相送之人丝毫不,来去无踪,但是想来也知能够在淮东战之际救荆长卿的,必不是寻常之人。这件事情荆氏本来不愿声张,想不到却被朝中秉政之人严令追究,将荆长卿下狱问罪,甚至已经下了斩首文书。可是在这个时候,却传来雍军攻破定海的消息,就是嘉兴官府有再大的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将荆长卿斩立决,反而将文书藏起,让荆长卿取保狱,这件事情虽然别人不知,但是嘉兴各大世家都是知的。此事既是荆氏隐秘,也是荆信心中禁忌,这矮胖青年一说,也觉得自己失言,但是看到荆信沉的面容,又觉得自己说得没错,桀骜之

这时,另外一个沉稳青年:“事已至此,嘉兴已经为雍军所得,我们还是各自归家去吧,也好和家人同甘共苦。”这些青年闻言,也知自己全无扭转局势的力量,便趁着烟雨楼尚未戒严,一一离去了。

荆信听他语气,似乎对自己的荆氏份并不留意,心中反而一宽,但是听到他这般恭维,却生一缕寒意,自来两国征战,对敌国的人才不是据为己有,就是杀之而后快,这少年虽然是淡淡几语,却可能是决定自己生死的判词。但是对待这情况,他也只能微笑:“霍公年纪如此之轻,却显然受贵军勇士敬重,想必份地位必然要,这般人,方可称得上是栋梁之材。荆某无心功名,平日里只是读书饮酒,闲来便浏览南湖风光,殊无雄心壮志,怎称得上是栋梁,都是霍公谬赞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