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内研出第一款真正意义的武装直升机,两年之内就有可能编成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6航部队!
这样一来,中国远征军直接就可以在6航领域站上当世之巅了!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卫星和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的21世纪,岳维汉也不需要武直十或者阿帕奇那种堆满高科技电子产品的jing密货。
说句不中听的,要对付这个时代的地面装甲目标,普通直升机加装机枪、火箭炮,再在机舱两侧焊上钢板就足以胜任了,当然,要制造普通直升机并让它飞起来也并不容易,如果没有直升机专家以及庞大的科研团队,是不可能完成的。
见岳维汉满脸振奋的样子,邓公试探着道:“忠恕,你的意思是…”
“草,给!”岳维汉恶狠狠地爆了句粗口,旋即又道“立即给延安回电,这五百万美元的经费南洋局出了,不过从苏俄过来的那批专家最好还是让他们来仰光,图纸最好也一并带过来,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研新式武器,还可以带出一大批科研人员。”
“那是当然。”邓公点头道“中央原本也是这样考虑的,我这就去回电。”
…
中俄边境,阿尔泰山南麓。
大约在半个月前,朱可夫亲自率领的其中一支游击队转移到了阿尔泰山南麓并在中国境内暂时找到了落脚点,不过,哈萨克斯坦叛军和俄罗斯叛军正从西、北两个方向朝游击队碾压过来,游击队的生存空间正在急剧压缩。
军营内,卡莫夫正对着冰冷的土豆泥还有坚硬的黑面包长吁短叹。
自从苏联分裂之后,卡莫夫和直升机设计局的同事们就开始了,斯大林出逃后,他们就跟着转移到了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接着又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先在西伯利亚的冰原上坚持了几个月,最后终于熬不下去了,就又上了中亚高原。
这一年多来,卡莫夫一直就在逃亡、逃亡、再逃亡,他的足迹几乎横跨了整个苏联,光是皮靴就磨破了好几双,同事们也大多饿死、冻死或者逃跑未遂被枪决了,卡莫夫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是直升机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看着手中坚硬的黑面包以及冰冷的土豆泥,再看看脚上已经开了口的皮靴以及身上早已经破了好几个大dng的皮大衣,卡莫夫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忽然间觉得留在莫斯科其实也蛮不错的,至少不用为衣食愁,更不用遭这罪。
就在卡莫夫长吁短叹时,米高扬黑着脸走进了卡莫夫的帐篷。
卡莫夫是苏俄直升机之父,米高杨却是苏俄喷气式战斗机之父,米高杨在苏联兵器科学界的地位,甚至还要远远过卡莫夫,历史上苏俄的米格系列喷气式战斗机,可是与美国的f系列战斗机足足抗衡了半个世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