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此时的蒋委员长早已经心急如焚了,就算美国人不请,他也决定出兵缅甸了。
不过,蒋委员长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英国佬,而是为了守住滇缅公路这条最后的生命线,因为当时国统军的绝大部份战争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都得依靠这条生命线输入西南大后方,一旦这条生命线被日军掐断,国民政府就有**烦了。
民国三十年(94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以极高的效率组建了国远征军,远征军由新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总兵力约十万人,其新五军是国民**军仅有的机械化部队,可谓**精锐的精锐。
远征军的总司令为杜聿明将军,黄埔出身的虎将
这一切,都与历史上的国远征军毫无区别,甚至连后续的战局走向也基本相似。
不过,关于远征军的组建和总司令的人选,罗斯福总统曾经很明确地向蒋委员长提出过他的建议,希望9集团军能够编入印缅远征军,而岳维汉则是印缅远征军总司令的最佳人选,不过美国人的建议被蒋委员长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尽管岳维汉的党员身份还没有暴露,可军统局不是摆设,9集团军与八路军的诸多亲密合作,还有岳维汉对**人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亲善态度已经足够说明许多问题了,蒋委员长早已经将岳维汉划入了“异己”阵营。
此时的蒋委员长,并不知道国远征军将在缅甸战场遭受史无前例的惨败,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有了美国和英国的全力支持,再加上国远征军兵力充足、装备精良,怎么也不会在缅甸战场败给日军,因此这样的“美差”他怎么可能交给岳维汉呢?
远征印缅一开始就不顺,八月上旬,国远征军就已经组建完成,并且开到了缅边界的畹町集结待命了,可英国人却仍然幻想着日本人会见好就收,迟迟不愿意**队进入缅甸,直到八月下旬,日军从暹罗攻入毛淡棉,旋即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九月初攻占了仰光港,这时候英国人才慌了神,紧急请求国远征军入缅参战。
九月初,**队自鸦片战争之后次踏出国门,国人云集滇缅公路,夹道欢送。
九月十日,远征军前锋第oo师进至同古,与日军遭遇,激战数日,两军互有胜负,九月十六日,日军援军源源不断地开至同古,对oo师形成了合围态势,oo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请示杜聿明将军之后,率部突围。
最终,oo师于突围途遭到重创,国远征军战惨败。
不过孙立人将军的新8师却在仁安羌出人意料地打了个胜仗,并且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7ooo余人,事后,英军上至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下至普通士兵,全都对孙立人将军还有新8师的官兵感恩戴德,从此英国人对**人的感观也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