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八章(1/7)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八章

转yan到了年底。由于曾纪泽的对俄jiao涉,办得很好,不但可以和平了结,并且争回不少权利,慈禧太后的病势亦一天比一天减轻,因而上上下下都觉得这个年应该过得很有劲。

除夕那天一早,王公大臣为皇帝辞岁,在保和殿行完了礼,纷纷各散。军机大臣在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才算是清闲无事,王文韶早早回家,换了便衣,预备带着小儿子上琉璃厂去逛逛,忽然有人来送报丧条,沈桂芬死了。

“怎么?”王文韶大为诧异“昨天还好好的。虽说久病,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故世啊!”“是十点钟发的病,气chuan不止,等大夫一到,还来不及诊脉,一口气就上不来了。”

“那么,”王文韶问沈家的长班“临终有没有话?”“没有。”沈家长班又说:“大少爷jiao代,务必请王大人就过去一趟,有好些大事,要跟王大人讨主意。”

“好,我就去。”

王文韶匆匆赶到沈家,已有沈家的好些亲友得到信息,赶来探望,其中自然有翁同和。

“有遗折没有?”

“没有。”沈桂芬的儿子沈文焘跪在地上哭着说:“zuo梦也想不到的事。”

“世兄请起来。”王文韶双手相扶“尊翁任劳任怨,zhongzhong委屈,上tou跟恭王、宝中堂都知dao的,李兰荪亦是方正君子,一定眷念旧谊,这恤典上tou,请世兄放心,我们必要力争,总要教尊翁能够瞑目。”

“是!”孝子又磕个tou说“先父寒素自持,后事还不知dao怎么来办?”

“这你也请放心,尽guan用了去,不必太省俭。尊翁最后一件大事,总要办得风光些,尽guan用,尽guan用,教兵bu报销好了。”

翁同和到底还有些书生的味dao,不以王文韶的慷公家之慨为然,同时也爱惜沈桂芬的清誉,忍不住要说话:“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当之无愧。shen为宰辅,饰终之典自然不可ma虎,但宜乎酌中,庶几称尊翁的平生。”

“说得是,说得是!”王文韶十分见机,ma上又改口了“shen后风光,原不在踵事增华上tou。总之,恤典第一,后事其次,总要生者能安,死者方安。府上以后还要过日子,丧事实在不宜糜费。”

沈文焘听他的话,前后有些不符,也知dao这位老世jiao人最圆hua,听口气此刻就已在为李鸿藻说话,将来是不是可以倚靠,大成疑问。只是yan前除他跟翁同和以外,没有什么人可托,因而只好多磕两个tou,别无话说。

经纪丧事,自有兵bu司官和军机章京,王文韶跟翁同和商量,只有一件事,立刻要办,那就是递遗折。这件事大有讲究,先要定个宗旨,是讲shen后之名,还是讲yan前利害?如是后者,则决不能忤旨,只须表示一片惓惓忠爱之忱,以邀得两gong太后的垂念。

照翁同和的意见,沈桂芬生前为中俄jiao涉受谤,遗疏中应该有所辩解,但王文韶以为谈此事的是非,会得罪许多人,大可不必。论关系,沈桂芬既是王文韶的老师,又是他的举主,翁同和不便jian持己见,所以结果是王文韶拟的稿子,纯用颂圣和受恩shen重、来生以报的老tao,翁同和为他略作run饰,随即找人抄好,派专差递到内奏事chu1。

但是,这一通遗疏两gong太后看不到。凡遇年节庆典,递折要讲忌讳,这些奏报大臣病故之类的折子,都要暂时压一压。不过军机大臣chu缺,当然要立即上闻,所以王文韶关照军机章京,口tou通知李莲英,托他面奏两gong太后。

慈禧太后病中得此消息,大为伤gan,跟慈安太后谈起沈桂芬平日谨慎当差,遇事能稳得住的许多好chu1,倒很替他洒了些yan泪。

第二天是光绪七年元旦。皇帝受了群臣朝贺,又率领群臣到慈宁gong朝贺太后。例行的仪典完毕,两gong太后照常办事,但只召见惇、恭、醇三王,商议曾纪泽从俄国打回来的电报。这算是一个好消息,谈判已久的,废止崇厚所订的条约,另立新约一事,俄国正式同意了。

曾纪泽与俄国所议定的草约一共二十条,另有陆路通商章程十七款。恭王为两gong太后指陈,曾纪泽争回的好chu1,共有七项,最主要的是将伊犁南面的要隘,特克斯河liu域一带,广二百余里,长四百里的一大片疆土,争归版图,伊犁西面边界,也不照崇厚的原议,由双方指派“分界大臣”酌中勘定新界。此外通商口子三chu1,只开嘉峪关一地,取消西安、汉中。苏俄商船可到松hua江伯都讷一事作罢,苏俄领事仅设吐鲁蕃一chu1,天山南北路俄商贸易,原定“均不纳税”改为“暂不纳税”比较崇厚的原约,国家的利权确是大大地挽回了。

“不过,赔款要加了。原来是五百万银卢布,现在要加四百万。俄国人的理由是,伊犁南境代为看守,hua费甚ju。这也是实情。”

“九百万银卢布,合咱们的钱,该是多少?”慈安太后问。

“总在五百万银子上下。”

“唉,五百万银子!”慈安太后叹口气说:“那里来?”

“这已经很好了。”慈禧太后赶jin说dao“争回的权利,十个五百万也不止。如果开仗,军费浩繁,更不得了。”

这话使得恭王和醇王,都大为诧异。慈禧太后一向有不惜一战的决心,此刻却又充分表示了不愿兵戎相见的意思,在恭王觉得是一大安wei,所以立即接口:“太后圣明。当初臣与宝鋆、沈桂芬反复商议,总觉得以和为贵。曾纪泽不辱所命,不愧名臣之后,等事定了,臣请懿旨,优予褒奖。”“那当然。”慈禧太后恻然说dao:“倒想不到沈桂芬故去了!

他今年多大?”

“六十四。”

“这几年总算亏他。为崇厚的事,他也是有苦说不chu。凭良心说,崇厚当过三口通商大臣,又到过法国,阅历很shen。跟洋人更不是第一次打jiaodao,谁想得到他这样子糊涂无用。”慈禧一口气说到这里,有些气chuan,喝了一口薛福辰chu1方的药茶,要言不烦地说:“你们替他好好料理后事,恤典从优。”

“是!”恭王说dao:“沈家定在明天半夜里大殓,自然要赐奠,是派谁去,请懿旨。”

“总总他们小哥儿们几个,你们商量着办。总得一个贝勒,或者就让载漪去好了。”

“是!”惇王站起shen答应,因为载漪是惇王的次子。

“沈桂芬空下来的那几个差缺呢?”慈安太后问。

这是应该召见军机商量的大事,有惇王和醇王在座,不宜谈论。慈禧太后和恭王都懂这层dao理,但却不便说破,也不能不敷衍,所以恭王避重就轻,不提沈桂芬兵bu尚书、协办大学士的本职和军机大臣的要差,只提翰林院学院学士和guan理国子监事务,两个不甚相干的差使。

“如今在作育人材上,肯留心的是翁同和,不过他的资格还浅,还不到掌院的时候,臣的意思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