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七章(9/10)

件事,一件是勘察三海,怎么修、怎么改,得便就又到前门外去遛一趟,再一件便是亲自参预慈禧太后万寿的庆典。

庆典中最重要的一项,不是皇帝率领臣工行礼,也不是内廷赐宴,而是唱三天戏。自从王庆祺奉派在弘德殿行走,皇帝对这方面的“学问”大有长进了,君臣之间,虽不便公然研究如何行腔运气,但“四大班”的渊源和优劣长短,有些什么后起之秀,什么戏正流行?皇帝大致都能了然。他一直觉得升平署的那些昆戏“瘟得很”令人昏昏欲睡。所以三天万寿戏,很想把外面的那些名角儿都传了来,办它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堂会。

等把这层意思透露给王庆祺听,他力赞其成“慈禧皇太后四旬万寿,普天同庆,让外面的班子,也有个尽孝心的机会,正见得皇上以仁孝治天下的至意。”王庆祺自己发觉这段话说得有些牵强,便又补了一句:“传名伶供奉内廷,在唐宋盛世,亦是有的。”

于史有征,皇帝的心就越发热了,但亦还有顾忌:“就怕那些腐儒,又上折子说一篇大道理,把人的兴致都给灭了。”

“皇上下了停园工的诏,圣德谦冲,虚怀纳谏,臣下颇有愧悔不安者。象这样的小事,再要饶舌,天良何在?”王庆祺又说“而况王府堂会,传班子是常事…。”

这就不必再说下去了。皇帝深深领悟,如果恭王他们敢说什么,正好这样诘责:“就准你们听戏,不准皇太后听戏,这叫什么话,莫非要造反?”

“臣还有愚见,”王庆祺想到贵宝和文锡等人,一再重托,相机进言,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贵宝、文锡常跟臣说,受恩深重,不知如何图报?臣愚昧,代乞天恩,这个差使,合无请旨,交贵宝、文锡承办,必能尽心。”

“好!你让他们明天一早递牌子。”

“是!”王庆祺得了皇帝这句话,退值以后,立刻去访贵宝,贵宝正在借酒浇愁,一听经过,七分酒意,醒了五分,将王庆祺纳于上座,就手便请了个安。

“王大哥,你帮我这个忙,可帮大了!”他拍着胸说“你请放心,都交给我,包你有面子。”

“你别高兴,”王庆祺笑道:“那班爷们都难伺候,万一推三阻四,莫非你拿链子锁了他们来?”

“这算什么本事?”贵宝笑道“王大哥,不信你就试试看,你派出戏来,看我能不能把那些爷们都搬了来唱给你听。”

“好呀!”这一说,王庆祺大为高兴。一个爱好此道的,能够想听什么就听什么,想叫谁唱就叫谁唱,那是多痛快的事!

“来,来!咱们喝着、聊着,先把戏码儿琢磨好了,我连夜去办。”贵宝摸着下巴,先就踌躇满志了“看我办这趟差,非让两宫太后跟皇上夸奖我不可。”

“只要你有把握就好。”王庆祺笑道:“起复有望了!”

于是取了笔砚来,一面喝酒,一面商量着派戏,虽说可以从心所欲,到底不能不以慈禧太后和皇帝为主,慈禧太后喜爱生旦合演,情节生动,场子紧凑的“对儿戏”皇帝则比较更爱以花旦为主的玩笑戏和武戏,因此拟的戏码,也就偏重在这母子俩的兴趣上面。

“日子可很紧促了,我得巴结一点儿。”贵宝问道:“王大哥,你是跟我一起到‘四大徽班’去走一趟,还是你在这儿喝着酒,听我的信息?”

王庆祺以帝师之尊,到底不好意思公然出面去办这种差,所以这样答道:“你一个人去好了!我也不打扰了,明儿一早宫里见吧!”

“是,是!明儿一早,我在内务府朝房,我不便上弘德殿,请你抽空来一趟,我好把今晚上接头的情形,跟你先回明了。”

“那也不必了。等召见下来,如果还有什么话要我替你转奏,你派个人招呼我一声就是。”王庆祺又勉励他说:“好好儿下一番功夫。把差使巴结好了,趁太后的万寿,必有恩典。”

“那都是王大哥的栽培。此刻我先不必说什么,等事成了,我必有一番人心。”

“自己弟兄,说这个干什么?我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