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2/10)

恭王接过折来,为了让明善也好了解,便声念了一遍,然后上奏折。

这不是明知故问?安德海京,皇帝也知,为什么又不拦住?这样一想,明善懂了,皇帝也是为了在慈禧太后面前有所代,存心唱一戏,那就顺着他的语气答话好了。

文祥很沉着,宝鋆则是一拍大,大声说了一个字:“好!”“你们看,”恭王又问“还得通知什么人?”

于是恭王更换公服,传轿与宝鋆,明善已先在军机等候,一见面便疾趋而前,低声说:“上了好几次了。

“内务府啊!”宝鋆很快地接

“怎么?”皇帝问:“你是替小安求情?”

才不敢违旨。不过…。”他没有再说下去,却跪了下来。

恭王未及答话,只见小李气吁吁地奔了来,一面请安行礼,一面以如释重负的声音说:“六爷可到了!快请上去吧,脾气发得不得了啦!”

六爷,到底什么事啊?”

“你们说,本朝两百四十多年以来,过这么样胆大妄为,混帐到了极的太监没有?”

“是!”小李轻声说:“不知那儿来了一个折,是奏报小安的事,万岁爷叫让六爷带同内务府大臣,立刻。”

于是小李又请安谢,同时说:“我伺候六爷?”

“已经通知了。”

皇帝气得几乎想踹他一脚!明明他

等小李一走,恭王立刻把文祥和宝鋆请了来,悄悄说:“小安快完了!必是稚璜有个折来,上立等见面。等我下来,大概军机还有‘一起’,你们先跟我一块儿走,我再派人通知兰荪和经笙。”

皇帝要杀安德海的话,明善不知听说过多少次了,但此刻明明白白从他中听到,觉又自不同,不由得就打了个寒噤。

“是!我上回去说。”

“东边不知怎么样?西边大概还不知。”

“你看吧!”

明善心想,赖是赖不了的,只好:“才略有风闻。”

“喔!”恭王坐了下来,挥挥手把捧茶来的丫挡了回去“你说吧,这儿没有人。”

“还计什么?象这样的人不杀,该杀谁?”

恭王把脸一沉:“下次不许这样说话!什么东边、西边的?”

“既然知,为什么不拦住他?”

“小安的事儿犯了!”恭王低声答“回你少开。”

“是!”小李诚惶诚恐地答应着。

恭王瞿然抬,略想一想问:“在那儿见面?”

“我看,趁这会儿风声还不致走漏,先通知荣仲华预备吧!”文祥慢条斯理地说。

一听这话,恭王倒还不在意,明善心里却嘀咕得厉害。但此时也不便向小李多问什么,只是一路盘算,皇帝会说些什么话,自己该如何回答?光是应付皇帝的脾气还好办,无奈碍着位慈禧太后在内。看样讨了皇帝的好,会得罪“上”此中利害关系,得要有个抉择。

的人听了去。

“怎么着?”皇帝尖看到了,气鼓鼓地指着明善问:“小安不该杀吗?”

“请皇上息怒。”恭王奏劝:“这件事该如何置,得要好好儿计。”

抉择未定,人已到了养心殿,阁两太后常朝之,只见皇帝已坐在御案前面的黄椅上。等恭王和明善行过礼,他首先就冲着明善问:“小安私自京,你知不知?”

恭王懂他的意思,安德海一定会得个抄家的罪名,所谓预备,是派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荣禄,先派兵看住安家。这是很必要的置,不但是为了防止安家得到消息,隐匿财产,而且要防他们湮灭罪证。别人犹可,要治安德海的罪,非有明确的罪证不可。

“养心殿。”小李又说,我怕耽误工夫,另外找人通知明大人直接,在朝房等六爷。”

“什么叫‘略有风闻’?一开就是这想推卸责任的话。”

“不必!”恭王想了想又说:“你先跟皇上回奏,请皇上也召见军机。”

“我就去。”恭王起又问:“两位太后,知这件事儿不?”

“你的思虑周密!”恭王表示嘉许“这么样吧,就是你辛苦一趟,办妥了赶快。我跟佩蘅先走。”

“他是假传懿旨,你难不知?你不想想,两位皇太后那么圣明,事事着祖宗家法来办,会有这样命吗?”

就碰了个钉,明善真是起了戒慎恐惧之心,皇帝年纪不小了,不能再当他“孩”看。年轻的人,都喜说话脆,他便很见机地老实答说:“才知。”

看明善低不答,恭王便接:“臣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请皇上明示缘故,臣等好商议办法,奏请圣裁。”

“拿二十两银赏他。”

“来啊!”恭王一喊,便有个穿一件浆洗得极括的洋蓝布长衫的年轻听差,走了来,很自然地在他侧面一站,听候吩咐。

“是!”明善顺势请了个安“六爷,什么事儿瞒不过你,你老得替内务府说句公话。”

“是才的错。”他这样答“因为安德海跟人说,是奉懿旨京,才就不敢拦了。”

恭王暗暗,皇帝这几句话说得很好,抬“祖宗家法”这大帽,不但慈禧太后不能说什么庇护安德海的话,臣下有“祖宗家法”四字准则,也比较好办事了。

才不敢。不过小安是圣母皇太后事的人,请皇上格外开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