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1/10)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二章

东捻虽平,gong中的新年过得并不热闹,因为西捻已由河南窜入河北。两gong太后封咸丰年间那次逃难到热河,创ju痛shen,一想起来就会心悸,所以对京畿的刀兵战luan,特别重视。其实张总愚还远在数百里以外,但两gong太后总觉得捻军一到了河北,就仿佛到了通州、良乡似地,寝食难安。

为此,从元旦受贺以后就召见军机开始,新年里没有一天不临驭养心殿,也没有一天不发调兵遣将,指授军略的上谕。半夜里有军报,慈禧太后也是丝毫不敢耽搁,披衣下床,叫gong女剔亮了灯,拨旺了火,比照着“方略馆”所绘进的地图,细细阅看,西捻到了那里,围剿的官军又到了那里?各路勤王之帅,或者已经开ba,或者因事逗留,大致都有个下落,独独李鸿章那里,消息沉沉,慈禧太后最盼望的刘铭传一军,也不知动shen了没有?

“主子,主子!”

慈禧太后一惊而醒,听得gong女在帐子外面轻声喊着,知dao又有军报,便问:“那儿来的?”

“直隶总督衙门来的。”

这一说把她的残余的睡意,撵得干干净净,直隶总督驻保定,相去极近,一切奏报总是在下午送了进来,如今shen夜递折,可知必是极jin急的消息。于是霍地坐起shen来,连声吩咐:“拿来我看!”

四名gong女,一个挂帐子,一个替她披衣服,一个掌灯,一个把黄匣子打开,拿奏折送到她手里。事由是“贼势北趋,请飞调客兵入直”说大gu捻匪由平乡等境狂窜,直向北趋,而客兵未集,蔓延甚广,恐有震及近畿一带之虞。

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就此一夜不曾合yan。等gong门一开,随即把折子发了下去,又叫安德海到军机chu1去传旨,cui恭王早早进gong。

平日军机见面,总在八点钟左右,这天提早了一个钟tou,滴水成冰的天气,养心殿地方又大,生上四个炭炉还不大guan用,所以君臣们的脸se都冻得发青,看来格外yin沉抑郁。

“一个年也不曾好生过,今儿都初十了。”慈禧太后的声音跟天气一样冷“李鸿章打了胜仗,yan睛长在touding上,把我们娘儿三个给忘掉了!”

恭王一向回护李鸿章,到此地步,也不敢替他辩解,只这样答dao:“军机上再寄信cui他,如果铭军尚未启程,限他即日开ba,兼程并进。”

“哼!”慈禧太后冷笑dao:“跟他说好的没有用,倒象求他似的,越发端了起来。我也不知dao他有良心没有?要什么给什么,东南膏腴之地,尽供养了淮军,朝廷那一点儿对不起他?他就忍心这样子置之不理?六爷,我看不用跟他客气了,让他亲自带队到直隶来!再要问问他,cui提铭军的上谕下了好多天了,何以到现在没有消息?该怎么chu1分?你们说吧!”

“自然是jiaobu议chu1。”恭王说。

“要严议!”慈禧太后这样加上一句。

“也不能光办李鸿章一个人。”慈禧太后说了句公平话:“捻匪由山西到河南,李鹤年躲在开封不理那个碴儿,也可恶!如果河南能够chu力拦一拦,捻匪不能就这么容易到了河北。”

“这话一点不错。”慈禧太后shenshen点tou。

看样子她还有话,恭王不容她往下说,赶jin拦在前面:

“李鹤年也派张曜、宋庆追了,不过豫军力量单薄。”

“反正李鹤年也是没有尽力,一起jiao吏bu严议。”

李鹤年跟恭王走得很近,但剿捻不力的事实俱在,而且两gong太后异口同声地表示不满,恭王不便再为他卫护,唯有遵旨办理。

在京各衙门,凡是本shen能够chu1理的公事,一向办得很快,tou一天jiao议,第二天就有了复奏,吏bu拟议的chu1分是:钦差大臣李鸿章和河南巡抚李鹤年“降三级留任”照一般的chu1分“降级”是可以用“加级”的纪录来抵销的,所以吏bu特别陈明:“事关军务,应不准其抵销。”这是一个鞭策的chu1分,如果李鸿章肯照朝廷的旨意,起劲去干“开复chu1分”指顾间事,否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留任”二字取消,立刻就会象刘长佑那样,以总督之尊,一降而为“三品dingdai”红ding子都保不住了。

就在吏bu的复奏,尚未定夺之际,局势迅速恶化了。官文飞奏,西捻北窜衡水、定州一带。定州就是保定府属的完县,这已经可令人惊骇了,而实际上,官文还隐瞒着情况,西捻已直扑保定府治的清苑——这是安德海打听来的消息,慈禧太后没有理由不信。

经过彻夜的思考,她的态度变得很平静了“你们都说官文不能不用,他在湖北的功劳,都教曾家兄弟跟胡林翼给盖了,现在你们说吧!”她说“官文是不是独当方面的人才?”

恭王、文祥和宝鋆都不作声。官文为曾国荃严劾落职,那班从未chu过直隶省境一步的“旗下大爷”无不愤愤不平,因此才让官文去当直隶总督。事实上直隶的一切军事调度,都chu于军机的指挥,所以慈禧太后的指责官文,恭王不宜申辩,也无可申辩,唯有付诸沉默,静等天颜转霁。

于是,上年十月汪元方病殁,chu于文祥的保荐而奉旨“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的沈桂芬,越次陈奏:“启奏两位皇太后,今日的局面,亦未可完全归罪于官文。朝廷并用恩威,一秉大公,该chu1分的chu1分,该激励的激励,是非分明则将士用命。如今须有严旨,振饬疲玩。”

“我也是这么想。”慈禧太后点点tou“功名富贵来得太容易,就不拿朝廷当回事了。六爷,你说,前些日子让李鹤年是怎么办来着的?”

“是让他派豫军,绕dao到直隶,‘迎tou压剿’。”

“现在呢?”慈禧太后有些激动了“豫军是从捻匪后面撵,由南往北,把捻匪撵到京城里为止。”

语言已经相当冷峻,而神se更为可畏,慈禧太后每遇震怒时,额际的青jin就会凸起,此时天颜咫尺,清晰可见。恭王心想,不必让她亲口jiao代了,自己知趣吧!

于是他说:“疆臣互相推诿,有负委任,其情亦实在可恶。如今非请旨严谴,不能让他们生警惕之心。臣等几个商量好了,再跟两位皇太后回奏。”

“好吧,你们去商量。”慈禧太后又说:“外面的情形,我都知dao,官文是个自己拿不chu主张的人,左宗棠跟李鸿章可又喜huan自作主张。果然把事情办妥了,也还好说,又不办事,又不听话,那可不行!”

这番话听入恭王耳中,shen有所gan,第一是警惕;第二是领会——慈禧太后看得很清楚,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自作主张,确是令人心烦,看起来一味迁就,亦非善策。

因此回到军机直庐,他愤愤地把帽子一摔,大声说dao:

“撕破脸干吧!”

“六爷!”文祥正一正脸se劝他“局面很扎手,打你这儿先得沉得住气。”

“这话得两说。朝廷没有一点儿声se,何以激励人心?”宝鋆顺着恭王的意思说:“咱们商量chu1分吧!”

该受chu1分的人是很明白的,官文、左宗棠、李鸿章、李鹤年。官文和左宗棠比较好办,有二李的现成例子在,不妨jiaobu严议,费踌躇的是已经有了“降三级留任”chu1分的二李。

河南一李由恭王自动提议,革去新近赏加的tou品dingdai。只剩下一个李鸿章,照李鹤年的例子,自然是革去骑都尉的世职,但怕慈禧太后还会嫌chu1分太轻,回奏上去或许要碰钉子,所以商量的结果,除掉革骑都尉以外,另外褫夺双yanhua翎及黄ma褂,四个人当中,获咎独重。

于是即刻拟了明发上谕,当面奏准后由内阁发抄。在内廷办事的官员,首先得到消息,原以为捻军只不过刚过黄河,而明发上谕上叙明“捻匪北窜衡水定州一带”那是已经到了保定府,照这样子看,要不了三天工夫,捻军就能扑到京城,怪不得刚刚平了东捻的李鸿章会获此严谴,实在是误了大局。

这一下,平白比较留心时局的官员,无不大起恐慌,纷纷打听进一步的消息。消息最灵通的是军机上的人,所以这一夜沈桂芬家,突然来了许多访客。

主人在恭王府,到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