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2/10)

“对了!”慈安太后看了看也问:“小安怎么不来侍候传膳呐?”

一开更不妙,安德海心里着慌,不知恭王指的是那一件——他的“好事”太多了!

安德海一句话不敢响,等恭王说了声:“吧!”才磕退。到得门外,只见影绰绰地,好些人探探脑在看闹,自觉脸上无光,把个低到前,侧着,一溜烟似地回到里。

于是德禄便丑表功似的,只说自己如何开导赵四,终于把赵四说服了,答应先送一万银“那一万也少不了!”他说:“赵四有话,那一天奉了旨,那一天就找补那一万银。”

这几句话说得很婉转,慈禧太后便有怜惜之意,但是她不愿在表面上,同时也不愿问他受了什么委屈?因为她已经知他的委屈,是挨了恭王的骂,既不能安安德海说恭王不对,也不能说他该骂,不如不问。

为了缓和僵的气氛,她便着小皇帝的手笑:“孩话!挨了骂非哭不可吗?”

“不是病。”小皇帝很有把握地说“小安一定躲在他自己屋里哭。”

也正巧,笑声未停,刚刚小皇帝从弘德殿书房里回耦斋,与两太后同早膳。他这年十岁,颇懂得皇帝的威仪了,一见这样,便瞪着:“没有规矩!”

但是,小皇帝却又好奇心起“慢着!”他叫得其中一个的名字:“彭二顺,你们笑什么?”

隔着一张膳桌的慈禧太后答:“跟我请了假,说是病了!”

安德海觉得这话也还在理,算是答应了,停了一下又问:“那么你呢?”

“你当你自己是什么东西?你以为倚仗太后,就可以胡作非为吗?”

不知就算了。到了耦斋与慈安皇太后一桌用膳,她照例要问问书房的功课,小皇帝有时回声,有时不作声,倘是不作声,便不必再问,定是背书背不来。

“噢!”小皇帝也笑了“骂得好!为什么呀?”

一听这话,慈安太后不由得转过脸去看慈禧,她的脸很难看,但只瞬息的工夫,偏这瞬间,让慈安太后看得很清楚,心里失悔,不该转脸去看!应该装得若无其事才对。

“你怎么知?”

“一万银不是个小数目,人家也得去凑,总要四、五天以后才拿得来。”

还只听到这里,安德海就冒火了“好吧!”他铁青着脸,愤愤地说“说无凭,本来就不能叫人相信。那就走着瞧好了。”

坏了!安德海吓得手足冰冷,急忙取下帽,在地上碰响

“小安让六叔臭骂了一顿,那还不该哭啊?”小皇帝得意洋洋地说。

等散来时,德禄在车中把跟赵四涉的结果,细细说了给安德海听。赵四答应过,只要把他“净”他愿酬谢两万银,不过那得奉了明发上谕,撤销拿问的分,才能算数,照现在的情形,仍有后患。

“我问你,你的好事!”

“你简直无法无天!你还想留着脑袋吃饭不要?你胆好大,啊!”到底是说的什么呢?安德海:“才犯了什么错?请王爷示下。”

安德海是早就盘算好了的,听这一问,便跪下来答

“我吗?”德禄斜着看安德海“我替安二爷当差!”

“哼!”恭王冷笑“你还装糊涂!我问你,有懿旨传给漕运总督吴大人,我怎么不知?”

“是!没有规矩。”张文亮顺着他的意思哄他:“回叫敬事房责罚他们。”一面向跪着的太监大声地:“还不快!”

虽是“孩话”其实倒说对了,安德海真个躲在他自己屋里哭了一场,哭得双,不能见人。好在已请了假,便索关起门来想心事,从在河的情形想起,把肃顺和恭王连在一起想,想他们相同的地方。

到了第四天,内务府来了个“苏拉”到“御茶房”托人去找安德海。他以为是德禄派了来的,请他去收银,所以兴匆匆地奔了来,那苏拉跟他哈着腰说:“安二爷,王爷有请,在内务府等着。”

恭王越骂越气,整整痛斥了半个时辰,最后严厉告诫:如果以后再发现安德海有不法情事,一定严办!

“为…”刚说了一个字,彭二顺猛然打个寒噤,这个原因要说了来,事情就闹大了,追究起来是谁说的?彭二顺!这一牵涉在内,不死也得充军,所以赶:“才不知。”

看这样,安德海怕她情绪不好,不敢多说。慈禧太后有个如俗语所说的“被风”的病,倘或一天晚上,孤灯夜雨,或者明月窥人,忽有凄清之,以致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第二天一早就要发“被风”不知该谁遭殃?所以太监、女一看她起床不说话,便都提心吊胆,连安德海也不例外。

话外有话,安德海心里明白。照规矩说,应该对半匀分,但实在有些心疼,便先不作决定:“等拿到了再说吧。他说什么时候给?”

“喔!”慈禧太后平静地问:“那么,怎么不来当差呢?”

当慈安太后问这句话时,慈禧太后正用金镶牙筷夹了一块笋在手里,先顾不得吃,转脸看着小皇帝,等候他的答语。

掀帘去,向坐在炕床上的恭王磕了,刚抬起来,看见恭王把足狠狠一顿,不由得又把低了下去。

里也已经得到消息了。他的同事奉承他的虽多,跟他不和的也不少,便故意拉住他说:“怎么样?六爷跟你说了些什么?”

到得第二天一早,依旧伺候,等慈禧太后起去跪安。她看着他问:“你的病好了?”

然而这是他错会了意思,这时慈禧太后不但不会发脾气,而且很恤他“

彭二顺知小皇帝最恨安德海,据实陈奏不妨:“跟万岁爷回话,”他说“小安让六爷臭骂了一顿。”

才不敢骗主才实在没有病。”

原来答应的那个数得给啊!”这一下德禄为难了,空说白话,要人上万的银来,怕不容易。考虑了一会,觉得从中传话,办不圆满会遭怪,不如把赵四约了来,一起谈的好。

“安德海给王爷请安!”

第二天一早,德禄便送了个帖来,由赵开榜面,请安德海在福兴居小酌。依时赴约,寒暄了一会,席饮酒,敬过两巡酒,德禄便把主人拉到一边,悄悄耳语。安德海在一旁独酌,却不断借故回偷窥,先看到赵开榜有迟疑的神气,说到后来,终于很勉,知事情定局了。虽然有些人所难的样,也不得他那许多。

“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安德海自敷衍着,夺便走,他后响起一片笑声。

中的“王爷”自然是指恭王。“王爷有请”这四个字听在耳中,好不舒服!在御茶房的太监,也越发对他另相看,安德海脸上飞金,脚步轻捷,跟着来人一起到了内务府。

来。”

这一天答得很好,慈安太后也兴,母俩说的话特别多,谈到后来,小皇帝忽然回看着,大声问:“小安呢?”

于是,他提议找赵四来吃小馆,当面说明经过,安德海知他的用意,也就答应了。

“跟主回话,才受了好大好大的委屈,自己知不好看,怕惹主生气,不敢来,所以告了一天病。”

“好,好,你说,你说!”

恭王这天穿的是便衣,但神比穿了官服还要威严,安德海一看,心里不免嘀咕,走到门,在帘外面报名说

“安二爷,安二爷!”德禄摇着他的手,着急地说:“你别急嘛!我的话还没有完。人家也不是不通气的人,再说我,替你办事,也不能没有个代。你总得让我说完了,再发脾气也不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