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渊居士读史诗云:岸草茸茸染翠烟,昭王驾逐海波天。
巍巍大驾无臣问,王凌迟重可忧。
如驾此舟于江中,胶见
溶,即使周王共此舟而溺
死,遂绝其游,有何不可?”楚侯大悦,遂命匠人以胶合一大舟,自领臣下,前至汉
界
,以迎圣驾。
借问胶舟何没,
停兰棹纪昭王。
楚人起胶舟计,周纪中
不似前。
却说昭王被溺死,朝中大臣名祭公奉太
满即位,是为穆王。穆王升殿,诸侯来朝,王与群臣议曰:“南服熊廉无礼,诈
胶舟,溺我父王,朕
率六国之兵,征楚问罪,群臣意下何如?”祭公奏曰:“楚
害先王,诚有大罪,不可不伐。然我王即位之初,军兵未练,粮草未足,不可轻动,姑俟数年,兵
粮足,然后发问罪之师,则楚可不劳而破矣!”王曰:“善!”近臣奏:“边上有急表,军务
急。青州有徐哈达,率九夷之兵共三十余万,已渡西河,复
打破镐京,夺得我中国乾坤。”穆王大惊,急问群臣曰:“此事如何定夺?”右卫将军李造父
班奏曰:“我周传国至今,一百五十余年,四夷排服,百姓安宁,今东夷乘国家新立,敢此无理,陛下可发兵十万,臣愿往抵敌,使其片甲无存,然后可弭四夷之患。”王即准奏。左司徒祭公忙奏曰:“不可!楚
诈
胶舟,溺死先王,乃杀父之仇,不共
天,尚因兵微将寡,置罪不问。今若舍杀父之仇,以弱军先攻夷狄,必无得胜之理,恐招不测之祸。”
却说昭王銮驾来到汉界
,正
渡河,本方守臣奏曰:“江汉之
汹涌不常,此舟难渡此
,请王换南舟以渡。”昭王传旨,正
换南舟以
。熊廉引胶舟至,面奏曰:“闻我王巡狩,车驾将幸丹
,臣知此舟不可南渡,故
南船来迎圣驾,望我王移舟换楫,以渡汉
。”昭王大悦,命换楚舟,舟至中河,渐觉沉溺。群臣奏曰:“此舟必有
诈,应命换舟,不然舟将沉江,王命难保!”王见舟板徐徐解裂,正
传旨换北船,忽波涛大作,狼起如山。保驾将军
公,见势危迫,见随从小舟与王舟隔丈余,勇
向小船,连拖昭王过船,不觉洪涛一起,将王舟打落波心,昭王合文武随从者,共溺死二百六十余人。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唐人胡曾先生有诗云:汉江一带碧
长,两岸悲凤起绿杨。
明东平居士咏史诗云:天巡行非漫游,楚人那得试胶舟。
造父又奏曰:“楚弑君不过运以诡谋,其势未焰,东夷叛上,兵
京师,今若不敌,后将难图,请发兵与臣,先除夷虏,乘得胜之兵,以征楚国可也!”祭公又奏曰:“此事决不可动兵,如大军一
,楚人乘我国虚,发兵袭后,那时诸侯
起,
退无门,可不危哉!今臣观东夷之地,辖于东方,与嬴徐
为界,依臣之奏,莫如差使臣前去东国,令嬴徐
收伏东夷,重加升赏,如此则夷虏亦除,楚人不敢仰视中国,庶得两全。”王悦,遂差使臣赍诏,前往青州。
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