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可虚涉,宗庙之宏纲,不可轻举。伏惟陛下敦三善之本,审万国之贞,不可以私授为心,但可以推贤为虑,则陛下享唐虞之德,臣蒙伯邑之名。乞回圣慈,俯寝恩命。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序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利牵乎伐,巧智丧乎真,
恶攻乎
情,因缘
其染习;内则百虑无节,外则六
竞诱,天理灭而莫知,
源迷而忘返。沦溺苦海,劫尽还初。惟至人了万
之宗,越三界之表,廓独立而不改,遍诸有而常然,故能开导群疑,济
品。 《六波罗密多经》者,众法之津梁,度门之圆极也。昔日月灯明如来为菩萨说,历劫旷远,真偈寂寥。文殊师利于耆?会中,尝与弥勒菩萨语及其事,成一切
智,会无量义因。唯佛能知,惟佛能说,教必有主,其在兹乎。是以释迦如来,为法而生,俟时而现,三
不异。故
代而常离,万行无修,故随方而自在,运慈悲之力,开摄护之门,因其六尘,示之六度,导于法分,令证法
,结习纷纶,乘理而悟,是真般若之旨也。故有慈氏善问,大音赞言天垂宝华,云集仙盖,甘
,光明烛幽。使迷方浅
,皆得自然之慧;恒沙亿众,能通般若之知。尝试论之,先儒有言,诚者自成,而
自
也。夫诚已于内,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诚
于外,则不言而应,不为而成。其内者证法之
,其外者大悲之力。德产之致也密,化育之功也大。
风发
,万类咸滋;旭日?昼,群
尽释。乾坤易简之
,是则大同;神明幽赞之情,孰云区别。殊涂一致,其理固然。 朕虔奉丕图,保?蒸庶,思建皇极,以升大猷。遐想灵踪,期于叶契,而舍城妙说,久秘梵文,徒怀泻瓶,未启遗夹,微言不昧,将或起予。于是?宾沙门般若受旨宣扬,光宅沙门利言为之翻译,时大德则资圣寺
、醴泉寺超悟、慈恩寺应真、庄严寺圆照、光宅寺
岸、西明寺圆照、?空、良秀等,法门领袖,人中龙象,证明正义,辉
元文。知释迦之宝城,识众尊之满字,以贞元四年岁次戊辰十二月二十八日,于西明寺译成上
。凡一
十卷。龙神翼卫,如从金
之传;梵众护持,无异毫光之现。朕斋心涤虑,仰味宗源,闻所未闻,实为希有。然以汲引之旨,
布为先,庶凭真诠,永济浮俗。聊因暇日,三复斯经,虽法海甚
,而波
不让,举其梗概,昭悟将来。 刑政箴(并序) 朕以南面,励
理
,虽及和平之济,未臻元古之风,夙夜孜孜,勤求不怠。夫安人以正,辅政以刑,盖为之立中,非使人从
也。是以务兼听以酌群情,择庶官以资共理,恒勉不足,而遏其过,我
仁矣,尚逮夫意哉。然万务是殷,必戒其失,听政之暇,常志所存。聊缀斯文,庶乎自儆尔。 大朴既散,利
是生。惟辟御时,建极作程,导以仁政,齐以典刑,惠此下人,致之和平。立政伊何?必循
德。详刑伊何?必去烦刻。不以人从
,不以枉伤直,故百度惟贞,万
作式。匪
不生,匪
不成,宽则致慢,猛亦取怨。酌于大猷,戒厥偏见,罔?弗人志,罔兴人患。迩言必察,刍荛必询,奉无私之心,以诚其意;广无情之听,思得其真。喜怒有节,措置有
,是以令肃如秋,化行如
。无迩忄佥人,无信侧言,忄佥人则败政,侧言乃惑听。罔攻异端,慎乃
令。知人不易,在观其行。事实求理,法乃因时,法非生?,圣哲不为。导
类之情,以通其变;相天地之
,咸尽其宜。教必明于顺,动必虑于违。是以天覆之德,日用不知。六
并驰,在钧衔策;五音并奏,在理金石。苟去回邪,可行蛮貊,因人而理,自古不易。唐尧赭服,夏禹泣辜,以弼于理,冀迁其愚。宁漏吞舟,岂求噬肤,陷之于过,是曰毒?。天监孔明,无臭无声,罔载而伪,必先尔诚。蚁壤不防,太山可倾;患生所忽,祸起所轻。故作事谋始,而戒于未形。予临兆人,
存化育,祗荷元贶,幸清九服,(阙)若履
谷。思正其源,庶登于朴。监于往躅,书以自勖。 君臣箴 夫惟德惠人,惟辟奉天,从谏则圣,共理惟贤。皇立有极,骏命不易,总万机以成务,齐六合之殊致。一心不能独鉴,一目不能周视,敷求哲人,式序在位。于戏!君之任臣,必求一德;臣之事君,咸思正直。何启沃之所宜,自古今而未得?且以谠言者逆耳,谗谀者伺侧,故下情未通,而上听已惑,俾夫忠贤,败于凶慝。譬彼轻舟,?徒楫之;亦有和羹,宰夫膳之。孰云理国,不自得师,覆车之轨,予基惩而。
以下升,和由甘受,惟君无良,亦臣之咎。闻诸辛毗,牵裾魏后,则其禽息,竭忠碎首,勉思献替,以平可否。勿谓无伤,自微而彰,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事有隐而必见,令既
而焉悔。鼓钟在
,声闻于外,浩然涉
,朕未有艾,将负?以虚心,期尽忠而纳诲。在昔稷契,实匡舜禹;近兹魏徵,佑我文祖。君臣协德,混一区宇。肆予寡昧,获缵丕绪,臣哉邻哉,尔翼尔辅。
秋始肃,我武维扬,辍此禁卫,殿于大
。恋阙方甚,嘉言乃昌,是规是谏,金玉其相。辞
理要,
德知方,总彼千虑,备于八章。宣父有言,起予者商。殷有盘铭,周有欹
,或诫以辞,或警以事。披图演义,发于尔志,与金镜而
悬,将座右而同置。人皆有初,鲜慎厥终,汝其夙夜,期保朕躬。无曰尔
在外,而尔诚不通,一言之应,千里攸同。导彼遐俗,达予四聪,华夷仰德,时乃之功。既往既来,怀贤忡忡,唱予和汝,式示
衷。 宸?台衡二铭(并序) 朕每览上古之书,及唐虞之际,君臣相得,圣贤同时,日夕孜孜,讲论治
,或陈其鉴诫,讽以歌咏,焕乎典谟,百代是式。有以见启沃之
,理化之端,意甚慕之,而未能逮也。顷灵盐节度使杜希全,著书上献,多所规谏,聊为《君臣箴》,用答其意。河东等
副元帅司徒燧,固请勒石,贻厥后人。朕以文既非工,义又未备,垂诸后裔,良所恧焉。起予者商,因之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