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4/10)

,南并知氏,彊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正义】: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今在霍山侧也。”

其后娶空同氏,【正义】:括地志云:“崆峒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古西戎地。又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崆峒山,即黄帝问广成子道处。”俱是西戎地,未知孰是。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索隐】:代成君名周,伯鲁之子。系本云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不云伯鲁,非也。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献侯少即位,治中牟。【集解】:地理志曰河南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此。瓚曰:“中牟在春秋之时是郑之疆内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按中牟非卫適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漯水之北。”【索隐】:此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正义按:五鹿在魏州元城县东十二里,鄴即相州荡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襄子弟桓子【索隐】:系本云襄子子桓子,与此不同。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集解】:徐广曰:“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索隐】:按: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不言谁之子孙。徐广云西周桓公之子,亦无所据,盖未能得其实耳。十三年,城平邑。【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平邑县。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索隐】:枪,七羊反。枪与石二人名。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集解】:徐广曰:“番音盘。常山有番吾县。”【正义】:括地志云:“番吾故城在恆州房山县东二十里。”番蒲古今音异耳。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正义】:逌音由,古字与“攸”同。言牛畜以仁义约以王道,故止歌者田。攸攸,气行貌,宽缓也。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正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赐相国衣二袭。【集解】:单衤复具为一袭。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索隐】:谯周云:“系本及说赵语者并无其事,盖别有所据。”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灵丘县。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正义】:兔台、刚平并在河北。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正义】: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八年,拔魏黄城。【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正义】:括地志云:“故黄城在魏州冠氏县南十里,因黄沟为名。”按:陈留外黄城非随所别也。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正义】:赵州房子县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